找回密码
 注册用戶
楼主: 粤-刘爱民

2017年丁酉岁隆冬游徐州楚王山汉墓群

[复制链接]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10: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被盗 墓室遭劫 5 B# a1 h! w4 g% m
    1997年夏天,徐州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的袭击。7月18日早晨,在一场大雨过后,一村民到楚王山上采集地皮,发现一号墓墓道上被大雨冲出了一个下陷的圆洞,怀疑可能是盗洞,遂告知了两名文物管理员。二人到现场后,发现洞内有化肥袋,确认为盗洞。至此,楚王山汉墓群再次被盗。 * E* w# T# p$ E9 Z. s6 K4 N
   据群众反映,7月上旬,村中就有一号墓再次被盗的传言,案发前,也经常看到有陌生人在楚王山上活动,推测可能与盗墓有关。 : \/ J, z2 G6 f+ M& x+ N
   此次盗洞位于第一次盗洞西1.8米处,洞口很小,呈圆形,直径仅0.45米,以蛇皮袋装土进行封闭,上部覆土并进行伪装,极具隐蔽性。在此之前,有关人员曾多次到现场进行查看,均未发现。盗洞先向下,然后西斜向下,再垂直向下,总深度约14米。由于盗洞很小,人在洞内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甚至不能屈膝。曾经有一名民警想下到洞内,由于身材较魁梧,被卡在洞中,无法转身,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处境十分尴尬。由此可见盗洞之小,盗墓分子根本无法人工挖土。当时根据盗洞的大小、形状及四周土质情况,推断盗洞可能是用炸药炸出的,后通过盗洞内发现的钢质探铲套管(用作探铲柄)及炸药印证了这一推测。(探铲又称“洛阳铲”,为解放前洛阳地方的盗墓者发明,其是用铲头带出墓土,通过分析土质了解墓葬情况。)盗墓者先用洛阳铲打出探孔,然后在探孔内装炸药,炸药爆炸后,将土向四周挤压而形成空间通道。这种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不需将盗洞内土运出洞外,增强了隐蔽性。 " K& s3 @" Y7 n! N
   有了第一次工作的经验,这次由专业人员直接进洞。由于盗洞很小,进洞人员无法直接用力,遂用绳索系于腰间,在洞上用人工拉绳,将人放进或拉出。进洞以后,发现该盗洞直接与第一次的横向盗洞相连,两次盗掘显系同一伙人所为。盗洞竖井底部有盗墓者遗留的十余管炸药。顺着盗洞向西到达甬道口后,发现甬道已被炸开了一个宽约1米、高约0.5米的过洞,过洞上部的塞石悬在空中,以截断的枕木支撑着。由于洞内光线不足,且时间仓促,枕木顶的都不是很牢固,斜立着,给人以随时都会倒塌的感觉。该过洞长约4米(实际上就是甬道的长度),西通主墓室。主墓室高大气派,但由于甬道过洞位置太高,距主墓室底部足有三、四米高,人员下去十分不便。为保证安全,先找来煤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悬着的甬道塞石进行重新支撑加固,然后悬挂软梯,由一名专业人员和一名公安干警一起下到主墓室。主墓室内除西南部因淤土较厚而保持原状外,其余地方基本上都被翻动过。洞内有很厚的朽木灰,未见有陪葬品。
6 m$ q7 n  g+ ?  L) r6 k( K# y% g   在了解了盗洞的有关情况、墓葬结构及收集了盗墓分子留下的有关犯罪证据后,有关部门迅速将盗洞封死,并在盗洞周围的地表镶上石块。 & o/ g& Q2 x8 ?1 x3 ~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1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追踪 抓获罪犯
0 |% h$ p9 ]8 ~7 _8 g9 e/ K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楚王山汉墓群,在半年的时间里两次被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震惊。有关领导要求集中力量,迅速破案,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并追缴被盗的文物。铜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负责了此案的侦破工作。专案组夜以继日,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搞清了案情,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春宝、徐广山、李合庄等十余人,并于1999年4月12日将案件报送至徐州市人民检察院。 * d* `5 }3 O7 V  B6 G% n5 ?
    其实,早在犯罪分子第一次盗墓之后,我市有关部门通过现场勘查,已经推测作案人员应该是徐州周边地区,如安徽、河南等地的盗墓惯犯。可是由于这些盗墓分子经常来无影、去无踪,很少有固定居住点,所以虽然办案人员长期追踪调查,案件侦破工作仍无突破性进展。 ( {+ }" q- @: i8 [; G  b5 h7 @
    终于,一个匿名电话,打破了此次案件的重重谜团。来电话的是一个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他清楚地告诉办案人员,有人从楚王山汉墓里偷了很多文物,其中有一盏九枝灯是无价之宝。盗墓的是山西侯马的王春宝、河南许昌的徐广山、河南商水的李合庄等人。这些人平时居无定所,但是,王春宝的弟弟两个月之后结婚,这些人到时都要到侯马去参加婚礼。
* @! y' O: z6 \; l. V    这个电话为侦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办案人员分析,打电话的可能正是盗墓团伙中的一人,由于分赃不均、心怀不满,才向公安机关告密。于是,办案人员日夜兼程,迅速赶到山西侯马,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介绍,平时想找到王春宝很难,巧合的是,现在侯马公安机关却正因为一个小案件追捕他,而王春宝也准备到公安部门自首,以争取宽大处理。为了守株待兔,侯马公安配合我市办案人员封锁消息。1997年8月11日,在王春宝投案自首的现场,办案人员突然出现,将其拘捕。在审讯中,王春宝对其罪行供认不讳,同时交代了团伙其他成员的行踪。 , d$ |) I2 j3 r. M
    根据王春宝的交代,办案人员分别于8月14日在许昌拘捕了徐广山,8月16日在萧县拘捕了张祖民、周方田,8月18日在太康拘捕了李合庄、王建国。只是主犯之一的刘坤玉却一直没有抓到。经过审讯,楚王山汉墓群被盗案件已经基本水落石出。 0 a; q  I: q, ]* k# @9 O
    据犯罪分子交代,早在1995、1996年间,盗墓惯犯刘坤玉、徐广山通过家住萧县沈庄矿的陈明祥,了解到徐州的楚王山有汉墓,然后他们又找到盗墓经验丰富的王春宝作为“技术员”,先后到楚王山实地勘察,并到狮子山楚王陵观察墓室结构。1996年10月,王春宝、刘坤玉等纠集了六个人到郑州李合庄家商量,并制定了详细的盗墓计划。1996年底,刘坤玉、李合庄、耿双河各出资一万元,由熟悉情况的陈明祥安排食宿,从河南、山西、安徽共召集了19个人。这伙人聚集在萧县沈庄矿,买好铁锨、镐、编织袋、手电筒等作案工具,开始了昼伏夜出的盗墓活动。王春宝凭借多年的盗墓经验,准确的从山顶垂直向下打下了盗洞。他们每天夜间八九点钟乘坐陈明祥安排的机动三轮车出发,直到凌晨四五点钟返回。七八天后,他们挖到了耳室,从中取走了碗、罐等20余件铜器,其中就包括那盏价值连城的九枝灯。第二天,刘坤玉等租了一辆出租车,赶到安徽桐城,找了一个文物贩子,以25万的价格将九枝灯出手。回来后,他们却告诉同伙只卖了18万,每人分8000元,引起了同伙的猜疑和不满。又干了几天后,这伙人发现盗洞口被人动过,就不敢挖了,决定暂时“收队”。 4 J+ D* R! y; |
    第一次盗墓尝到甜头后,王春宝、李合庄觉得这座墓有利可图,决定等风头过后继续再挖。但由于第一次的分赃不均,他们各怀鬼胎,都想甩开对方单干。1997年年初,陈明祥打电话通知李合庄、徐广山,认为时机已到,可以再干。当李合庄、徐广山又纠集九个人到萧县准备再盗时,却发现王春宝带着一个愿意出资的北京文物贩子也来到了萧县。双方都认为人数太多,不好分赃,而且楚王山周围有人看墓,行动太危险,所以双方都没干成。 2 E& D+ T4 ^# ]/ B
    到了1997年6月,徐广山又找到了王者官等一伙山东人,再次来到楚王山。这次,他们采取打洞入室的方法,用洛阳铲打出洞眼,用炸药炸出盗洞进入,并用炸药炸开塞石,进入了一号墓的主墓室。由于墓室基顶有两个洞,所以他们推测此墓在古代可能已被盗过两次,他们只在墓室里拣到200多片玉片。 4 j% N) B. E5 R2 W: z4 C
    由于没捞到什么大油水,山东的王者官一伙并不满意,在王春宝、李合庄等人被捕后,1998年2月,他们又两次到徐州境内踩点、查看地形。在集资4800元后,他们准备了40公斤炸药、雷管、起爆器、猎枪等工具,再次到徐州盗墓。1998年3月4日,当他们包乘两辆出租车,携带工具,经过三环路南岗卡口时,被值班民警查获。
- R/ ^* e) Y( W+ C" s+ _: k, v" x" @    经过公安、检察机关的侦破调查,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王春宝死刑,徐广山死刑,李合庄无期,王者官等十年以上徒刑,并处以相应的罚金。这是建国以来,我市因盗墓而判处的第一例死刑,同时,也是量刑最重、人数最多的一次。而当时漏网的刘坤玉改名换姓,在河南承包高速公路工程时,经群众举报,被公安机关抓获。今年9月18日,被法院判处死缓。 ' v  {4 g8 ~' B2 Z% T/ u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10: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价之宝 流落海外
. V% W# y% O$ n  M! {. W1 g    楚王山盗墓案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和被盗的九枝灯有密切的关系。这九枝灯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据犯罪分子交代:“九枝灯重约七八十斤,底座有1寸厚,像一个倒扣的脸盆,一根长约1、2米的铜管与底座相连,铜管上发了九根叉,每根叉上又挂着一个平底大口的铜碗。”
, g2 A+ Y+ j, d9 j    据考古人员介绍,九枝灯,俗称“摇钱树”,这盏九枝灯后被国家文物部门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国际刑警组织的有关人士介绍,该灯在香港被人以500万的高价买走,目前流失在加拿大。
; O3 \2 g7 l2 e0 j! D  S . I  y4 u4 }6 ]/ i

! G( V* p& a% W9 ?- ?% f5 z( m   背景资料:1 k+ l- T. C& `- r" i& d" ~
    关于楚王山汉墓群,史籍的记载几乎众口一词,都认为是西汉早期楚元王刘交的家族墓地。特别是郦道元、刘昭生活的时期距汉代灭亡仅有三百年左右的时间,且据刘宋傅亮《修楚王山墓教》的记载,直到刘宋时期,尚有守陵户五家,经常洒扫陵墓,依时祭奠,而刘宋距萧梁更是仅有百年时间,其记载的可信度应是比较高的。一号墓的形制结构及陪葬器物也明显的反映汉初的特征。
$ V1 _% E2 N+ \' g    楚王山汉墓群墓葬的封土均呈覆斗形,明显的受到了长安帝陵的影响;不仅一号、二号主墓葬规模宏大,而且三号、四号陪葬墓的规模也很大,这在其它楚王陵墓中是非常少见的,非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的地位所不能及。二号墓从其位置及规模看,应为元王后的陵墓。三、四号墓位置较远,且墓葬规模较一、二号墓要小的多,应为陪葬墓,其身份或为亲属或为近臣,但身份、地位都应比较高。
  d; \& i+ S2 I9 _$ y# l" [+ G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1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交(?―公元前179年),字游,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刘太公第四子,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母太上皇后李氏,西汉诸侯藩王。 . x$ f' f6 A2 J
    刘交天性好读书,多才多艺,少时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刘邦为沛公时,刘交与萧何、曹参等俱从军,及至灞上,三哥刘邦为汉王时,刘交封为文信君。经楚汉争霸刘邦即皇帝位,建立大汉皇朝,公元前201年封刘交为楚王。刘交就藩到楚国后,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吕后称制时,浮丘伯在长安,刘交派其子刘郢客与申公前往受业。汉文帝听闻申公为诗最精,任命其为博士。申公开始为诗作传,与鲁诗。刘交亦缀集诗传,号元王诗。公元前179年,刘交去世,共在位二十三年,谥号楚元王。
# `& J- }+ v% E) Z; N7 |    1、早年经历
, H$ Q1 |/ G' z    刘交,字游,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刘交是刘邦三个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位,也是刘氏四兄弟(伯、仲、邦、交)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位。《汉书》记载,刘交年轻时喜欢读书,为人多才多艺,有大志。曾与鲁人穆生、白生、申公一起到荀子门徒浮丘伯门下学习《诗经》。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才被迫各自分手离去。 + E- ^1 O3 l! t# R1 R; P; X; Z
    2、受封楚王
% @4 ~1 c; n! r! {    在刘邦的兄弟中,刘交思想与刘邦最接近,因而深受刘邦的信任和宠爱。刘邦在丰沛起义后,刘交跟随刘邦打天下,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和亲信。入关之后,刘交受封文信君,跟随刘邦转战各地。因此,刘交为汉家天下的建立下汗马功劳,是汉朝的缔造者之一。汉家王朝定鼎之后,刘邦分封天下。刘交因跟随刘邦打天下有功,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废黜楚王韩信,将其封地一分为二,封刘贾为荆王,封刘交为楚王。同年,刘交前往封地就藩,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开基楚藩王族。
9 S4 T% _) O  A    3、治楚去世 , G) M2 P0 y7 E: p$ g
    汉代在众多藩系中,楚藩的地位十分重要,当时统辖薛郡、东海、彭城共三郡三十六县,占有华东肥沃地区,是西汉初年势力较大的一个藩国。 - X7 w/ S: q  |" i' f; U5 n& w
    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在位二十三年的刘交去世,谥号楚元王,因刘交的太子刘辟非早卒,所以汉文帝立其次子刘郢客为楚王,是为楚夷王。 ( G  r0 z  ?# g2 h
    4、史籍记载
  w) p% ]+ J  P- q5 w    《史记?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G  e, ]* T* T1 G* ]. a( M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8 j6 A0 J) u  f0 H1 }! W0 d
    5、家族成员 : M+ K; X% `2 A. e
    父母兄弟:
8 z+ P1 n/ n. m8 p9 L& L1 y  s. r    父亲:太上皇刘太公(刘煓、刘执嘉),母亲:太上皇后李氏。 # u) {& H7 F' x8 a% P& @5 Z
    大哥:刘伯,早卒;二哥:代王刘仲;三哥:汉高祖刘邦。 & x$ z7 }4 i) N; O2 x3 c, `( a
    生七子:1、太子刘辟非[早卒],2、楚夷王刘郢客,3、楚文王刘礼、4、红侯刘富,5、沈犹侯刘岁,6、宛朐侯刘执,7、棘乐侯刘调。
- S0 {) f  i/ \2 ~7 p9 A) a    后裔
2 w/ R! f2 ^' a* H    在众多的汉家刘氏藩系中,由刘交开创的楚藩王族是排行最小的一支,但也是最杰出和最庞大的一支。这个家族不但人才辈出,产生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及著名的学者刘向、刘歆父子,而且人丁兴旺,后裔繁衍极盛,构成后世刘氏族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天下刘氏,十之二三都是刘交的后裔。
$ I! n# _# Z6 U8 ^; ]( }0 h    内部世系资料链接:邦公之少弟---交公派下世系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戶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汉家刘氏文化传播中心 ( 粤ICP备14039164号 )

GMT+8, 2025-4-12 08:33 , Processed in 0.1772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