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用戶
楼主: 粤-刘爱民

《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

[复制链接]

334

主题

210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372
QQ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兴元年春正月戊午,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凡有中郎﹑议郎﹑侍郎﹑郎中四等,无员。”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谓禁中。】选除七十五人,补谒者﹑长﹑相。
  高句骊寇郡界。

  夏四月庚午,大赦天下,改元元兴。宗室以罪绝者,悉复属籍。

  五月癸酉,雍地裂。【《东观记》曰“右扶风雍地裂”,流俗本“雍”下有“州”者,误也。】

  秋九月,辽东太守耿夔击貊人,破之。

  冬十二月辛未,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二十七。立皇子隆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民无名数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疒/夂/一/生}﹑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机。每有灾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前后符瑞八十一所,自称德薄,皆抑而不宣。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南海,郡,秦置,今广州县也。广雅曰:“益智,龙眼也。”《交州记》曰:“龙眼树高五六丈,似荔支而小。”《广州记》曰:“子似荔支而员,七月熟。荔支树高五六丈,大如桂树,实如鸡子,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醋者,至日禺中,翕然俱赤,卽可食。”置谓驿也。】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临武,县,属桂阳郡,今郴州县也。】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勑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谢承书》曰:“唐羌字伯游,辟公府,补临武长。县接交州,旧献龙眼﹑荔支及生鲜,献之,驿马昼夜传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道经临武,羌乃上书谏曰:‘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故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珍。伏见交阯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恶虫猛兽不绝於路,至於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帝从之。章报,羌卽弃官还家,不应徵召,着《唐子》三十余篇。”】

  论曰: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闢土世广。【齐,平也。】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西域传》曰:“班超定西域五十余国,皆降服,西至海濒,四万里,皆重译贡献。”】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



  【译文】
  元兴元年春天正月戊午日,和帝在禁中召见五官署、左署、右署三署郎官,从中选拔七十五人,补任谒者、县长、诸侯国相。

  高句骊侵犯相邻郡县。

  当年夏天四月庚午日,大赦天下,改纪元年号为元兴。汉室宗亲因犯罪,属籍被废除者,恢复属籍。

  五月癸酉日,雍州地区发生地震,出现地裂。

  当年秋天九月,辽东郡太守耿夔进攻貊人,大败貊人。

  当年冬天十二月辛未日,和帝在章德前殿驾崩,享年二十七。遗诏立皇子刘隆为皇太子。赏赐天下男子民爵,每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每人三级;民众中尚未申报户籍,或流亡在外者,愿意在当地落户,每人一级;鳏、寡、孤、独、残疾、贫苦不能自立者,赏赐粟米,每人三斛。

  自从窦宪被杀,和帝事必躬亲,日理万机。每当发生灾害,就会不厌其烦地向公卿征询意见,鼓励群臣谏言得失。在和帝一朝,前后有八十一处地方出现祥瑞、嘉兆,和帝常自谦德能浅薄,极力制止群臣歌功颂德。此前,南海郡献上龙眼、荔枝,每隔十里设置一个茶亭,五里设置一处客馆,万里转输,骑者驰骋,不避艰险,死在路上的差役不绝于途。在当时,临武县长汝南郡人唐羌,由于临武县紧邻南海郡,上书朝廷,力陈百姓辛苦。为此,和帝颁发诏书:“远方诸侯贡献的珍馐,本来用以奉祀宗庙。如果对百姓造成伤害,则违背爱民的初衷。敕令宫中太官,不再接受远方贡献。”从此以后,取消从南海郡输送水果。

  评论如下:汉室中兴,直至和帝永元年间,国家治理,有张有弛,然而朝廷始终心怀警惕,力求不扰动民众,避免滥用民力,几十年间,百姓户籍人数不断增加,领土不断拓展。汉军出塞,只看到漠北一片辽阔,匈奴俯首称臣。西域由都护治理,西域诸国政通人和,诸国通过翻译,前来京师朝贡。汉室天下,经过几代帝王治理,政绩堪比夏商周三代仁君,甚至有所超越。即使有异族反叛,很快也会臣服,这其中,似乎有天数安排!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34

主题

210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372
QQ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殇皇帝讳隆,【《谥法》曰:“短折不成曰殇。”《古今注》曰:“隆之字曰盛。”】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卽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诞,大也。《诗·大雅》:“诞弥厥月,先生如达。”郑玄注云:“大矣后稷之在其母怀也,终人道十月而生。”《诗》又云:“载生载育。”育,长也,达音它末反。】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仪见《皇后纪》。】
  北匈奴遣使称臣,诣敦煌奉献。

  延平元年春正月辛卯,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封皇兄胜为平原王。癸卯,光禄勳梁鲔为司徒。【《汉官仪》曰:“鲔字伯元,河东平阳人也。”】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俗本作“顺”者,误。】尊庙曰穆宗。

  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闲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

  夏四月庚申,诏罢祀官不在祀典者。【《东观记》曰:“邓太后雅性不好淫祀。”】

  鲜卑寇渔阳,渔阳太守张显追击,战没。

  丙寅,以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
  司空陈宠薨。

  五月辛卯,皇太后诏曰:“皇帝幼沖,承统鸿业,朕且权佐助听政,兢兢寅畏,【寅,敬也。】不知所济。深惟至治之本,道化在前,刑罚在后。将稽中和,广施庆惠,与吏民更始。其大赦天下。自建武以来诸犯禁锢,诏书虽解,有司持重,多不奉行,其皆复为平民。”

  壬辰,河东垣山崩。【垣,县,今绛州县也。《古今注》曰:“山崩长七丈,广四丈。”】

  六月丁未,太常尹勤为司空。

  郡国三十七雨水。己未,诏曰:“自夏以来,阴雨过节,煗气不效,【效犹验也。】将有厥咎。寤寐忧惶,未知所由。昔夏后恶衣服,菲饮食,孔子曰‘吾无闲然’。【菲,薄也。闲,非也。】今新遭大忧,且岁节未和,彻膳损服,庶有补焉。其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太官令,周官也,秩千石,典天子厨膳。导官,掌择御米。导,择也。尚方,掌作御刀劔诸器物;内署,掌内府衣物。秩皆六百石。并见续汉书。】

  丁卯,诏司徒、大司农、长乐少府曰:“朕以无德,佐助统政,夙夜经营,惧失厥衷。思惟治道,由近及远,先内后外。自建武之初以至于今,八十余年,宫人岁增,房御弥广。又宗室坐事没入者,犹託名公族,甚可愍焉。今悉免遣,及掖庭宫人,皆为庶民,以抒幽隔郁滞之情。【抒,舒也,食汝反。】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疒/夂/一/生}羸老,皆上其名,务令实悉。”

  秋七月庚寅,勑司隶校尉、部刺史【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诸州,无有常官。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更为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其一州属司隶校尉。诸州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但因计吏。见续汉书。】曰:“夫天降灾戾,应政而至。闲者郡国或有水灾,妨害秋稼。朝廷惟咎,忧惶悼惧。而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多张垦田,不揣流亡,【揣音初委反。】竞增户口,掩匿盗贼,令奸恶无惩,署用非次,选举乖宜,贪苛惨毒,延及平民。【平民谓善人也。《书》曰:“延及于平人。”】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诗小雅》也。】假贷之恩,不可数恃,自今以后,将纠其罚。二千石长吏其各实覈所伤害,为除田租、刍槀。”

  八月辛亥,帝崩。癸丑,殡于崇德前殿。年二岁。

  赞曰:孝和沈烈,率由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彊慝。【慝,恶也。谓诛窦宪等。】抑没祥符,登显时德。谓用邓彪等委政也。殇世何早,平原弗克。【平原王胜以固疾不得立也。《左传》曰:“弗克负荷。”】



  【译文】孝殇皇帝刘隆,是和帝的小儿子。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日夜,刘隆即皇帝位,在当时,刘隆诞生仅一百余日。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称制。
  这一年,北匈奴派遣使者,向朝廷称臣,使者抵达敦煌郡,贡献方物。

  延平元年春天正月辛卯日,太后拜太尉张禹为太傅。拜司徒徐防为太尉,兼领尚书职事,负责统领朝中百官。皇太后封和帝的哥哥刘胜为平原王。癸卯日,拜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三月甲申日,孝和皇帝在慎陵下葬,庙号为“穆宗”。丙戌日,清河王刘庆、济北王刘寿、河间王刘开、常山王刘章前往封国就位。

  当年夏天四月庚申日,太后下诏,在祭祀大典中不负责任的官员予以撤免。鲜卑侵掠渔阳郡,渔阳郡太守张显迎击鲜卑,战死在沙场。四月丙寅日,太后拜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司空陈宠去世。

  五月辛卯日,皇太后下诏:“皇帝年幼,继承宏业,朕暂且统理朝政,常战战兢兢,不知所以。朕深感治民之本,贵在教化,刑罚居后。考察中和之道,须广施恩惠于民众。与吏民重新开始,弃旧图新。大赦天下。

  建武以来,罪犯遭到禁锢,不得出仕为官,此后,先帝有诏书虽然解禁,有关官员执法偏重,大多没有执行,此次诏令一律解锢,按照平民对待。”五月壬辰日,河东郡垣山崩塌。

  当年六月丁未日,太后拜太常尹勤为司空。郡、国有三十七处地方,大雨成灾。六月己未日,皇太后下诏:“今年入夏以来,阴雨连绵,天气转暖迟缓,这是上天预示,将有灾异发生。朕寤寐反侧,恐惧不安,不知原因何在。在往昔,夏禹穿着粗劣衣服,享用粗茶淡饭,孔子讲:‘我不能与大禹相比。’如今,刚刚遭遇先帝弃世大丧,加上时令不和,裁减膳食、御服,希望有所补救。减少宫中太官、导官、尚方署、内署掌管的御服、珍馐、靡丽浮华之物。”

  六月丁卯日,皇太后下诏书给司徒、大司农、长乐宫少府:“朕以不德,统理朝政,夙兴夜寐,辅佐幼帝治理天下,总担心有失误。想到治国理政的要点,应该由近及远,先内后外。从建武初年至今,已经过去八十余年,宫中人员每年都有所增加,宫殿房屋也相应增多。还有刘氏宗亲,因为犯罪被罚没入宫中者,虽然托名是公族,甚为可怜。诏令将他们全部释放,与家人团聚,包括掖庭里的宫人,全部释放回家,成为庶民,以此纾解幽闭郁滞之气。各官府、郡、国、王侯家的奴婢,凡是刘氏宗亲,或有残疾、年老,报上姓名,按照诏令执行。”

  当年秋天七月庚寅日,皇太后颁发敕书给司隶校尉、州部刺史:“天降灾异,与治理不当有关。近来郡、国发生水灾,秋天庄稼遭受水淹。朝廷诚惶诚恐,引咎自责。郡、国仍然以丰年奏报,奏文多有虚饰之辞,隐瞒地方灾情。还有,地方官员多报垦殖的农田,不计算百姓流亡的数字,虚增户口,隐瞒盗贼,使得地方上的奸恶之徒得不到惩治。任命属下官吏,不按照德才举荐,所任官吏贪婪、苛刻,殃及平民。刺史垂头塞耳,包庇下属,‘不畏上天,不愧于人’。须知朝廷宽恕之恩,不可以重复,从今以后,再有此类情况,将严惩不贷。二千石郡府官员要核实情况,按照受灾面积,减免百姓的田租和刍稿。”

  八月辛亥日,殇帝驾崩。癸丑日,在崇德前殿殡殓。享年二岁。

  赞辞如下:孝和沈烈,率由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强慝。抑没祥符,登显时德。殇世何早,平原弗克。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戶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汉家刘氏文化传播中心 ( 粤ICP备14039164号 )

GMT+8, 2025-7-14 06:35 , Processed in 0.1778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