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汉初的十八路诸侯
秦末汉初的十八路诸侯秦朝末年,秦王子婴降刘邦,暴秦灭亡,刘邦、项羽前后进入关中。强大的项羽撕毁了怀王之约,假借楚怀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其中包括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也包括秦朝名将章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英布等。可惜的是这一分封并不合理,分封后不久就发生了叛乱,项羽忙于平定齐地叛乱而无暇顾及刘邦,为日后楚汉争霸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分别为:
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
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英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安徽六安。
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吴芮为衡山王,都邾,今湖北黄冈北。
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今湖北江陵。
魏豹为西魏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今天津蓟县。
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臧荼为燕王,都蓟,今北京。
韩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田巿为胶东王,都即墨,今山东平度东。
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田都为齐王,都临淄。
赵歇为代王,都代,今河北蔚县北。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
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此称为三秦;田都为齐王,田巿为胶东王,田安为济北王,此称为三齐。
1、汉王刘邦 封刘邦为汉王,都城在南郑(今陕西汉中),统领巴蜀、汉中等地。让三位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分关中,目的就是为了切断日后汉王刘邦可能的入关之路,意欲将其永久性的困在巴蜀之地。
刘邦(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泗亭驿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后成为大汉皇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
出身魏国士大夫家庭,十三岁迁丰邑,沛县起义后称沛公,封为武安侯入关降秦,戏下分封为汉王,经三年四个月的楚汉相争后创立大汉皇朝。
2、雍王章邯
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咸阳以西的地区土地,建都城在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
章邯(?—公元前205年),字少荣,章愍长子,秦末著名军事家,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及奴产子(奴婢的子女,身份仍为奴)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直逼陈(今淮阳),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黄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
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二年六月,城破自杀。
3、塞王司马欣 司马欣因为本来就和项氏家族关系不错,后来又劝降了章邯,所以,被封为塞王,都城在栎阳,统治咸阳以东到黄河的土地。
司马欣(?—前204年),秦朝长史,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被项羽封为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
4、翟王董翳
封都尉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建都城在高奴(今陕西延安北)。
董翳(?—前204年),秦朝都尉,春秋晋国太史董狐后裔。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获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死于汜水之畔。
5、西魏王魏豹
封魏王魏豹为西魏王,统治河东,建都城在平阳(今山西临汾)。
魏豹(?—前204),秦末人。原战国时魏国贵族。陈胜起义时立其兄魏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攻魏,魏咎被迫自杀。他逃亡至楚,向楚怀王借兵数千人,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项羽大封诸侯,改封西魏王。继投刘邦,又叛归项羽。后韩信破魏,被虏至荥阳,为汉将周苛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