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南华寺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今南华寺占地总面积约42.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群总面积1.2万平方米。为阶梯式中轴线对称平面布局。寺向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曹溪门(头山门)、放生池(上筑五香亭)、宝林门(二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祖殿、方丈室。自天王殿始作封闭,东侧依次为钟楼、客堂、伽蓝殿、斋堂等;西侧依次为鼓楼、祖师殿、功德堂(亦称西归堂)、禅堂、僧伽培训班等。主体建筑院落外,北侧有卓锡泉(俗名九龙泉)、伏虎亭、飞锡桥;西侧有无尽庵、海会塔、虚云和尚舍利塔;东侧有中山亭。
, d# s) e5 Z: s& Z3 D' E8 j 南华寺的历史沿革:
5 w# [+ I7 }+ l0 `9 q! _+ S 502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据载,梵僧智药三藏率徒来中国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路过曹溪口时,掬水饮之,觉此水甘美异常,于是朔源至曹溪。四顾山川奇秀,流水潺潺,于是谓徒曰:此山可建梵刹,吾去后170年,将有无上法宝于此弘化。后韶州牧侯敬中将此事奏于朝廷,上可其请,并敕额“宝林寺”。- [9 T9 z$ p- t2 b
505年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宝林寺建成。隋朝末年南华禅寺遭兵火,遂至荒废。% h# ~( n8 k& h- x9 p% g; Q# o
638年惠能诞生8 |+ |/ |& {) p0 x; e4 j7 Y
677年至唐凤二年,六祖惠能驻锡曹溪,得地主陈亚仙施地,宝林寺得以中兴。& v* T4 g+ E0 I
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中宗皇帝诏六祖赴京,六祖谢辞,中宗派人赐物,并将“宝林寺”改为“中兴寺”;
$ k. w4 F( O3 ^) S7 G% c/ ^& n 708年敕额为“法泉寺”,并重加崇饰。6 F+ H4 x0 q. V% b3 O( L# N
713年惠能坐化于新州国恩寺,亨年七十六岁。后其徒广集六祖语录,撰成《六祖坛经》。
5 B- M$ a' I& L* N 宋初南汉残兵为患,寺毁于火灾。7 ^' s% C4 v# u; N
968年宋太祖开宝元年,太祖皇帝令修复全寺,赐名“南华禅寺”。. \# o9 {, j$ x
元末南华禅寺三遭兵火,颓败不堪,众僧日散,祖庭衰落。 m, T$ _4 R) k! k& Y" w. b% _
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憨山禅师大力中兴,僧风日盛。然至明末,南华禅寺又复荒废。/ J- M1 k" R. f/ Y J9 [& E r
1688年清康熙七年,平南王尚可喜将全寺重新修饰,使禅宗名刹焕然一新。6 f! a e; i$ v' O7 [( i
1934年虚云和尚重修南华禅寺8 ^( v7 P q3 M* W: r, _
1962年南华禅寺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u% _4 J4 s5 Y 1981年惠能真身于1981年农历十月开座于修建焕然一新的六祖殿中,以供参拜。
/ v5 W) o+ d. \; k+ m8 l 1982年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恢复了丛林方丈制度,惟因法师受请为南华禅寺方丈。
" N8 c/ l9 u6 p+ {- o# e 1999年现任传正大和尚应两序大众邀请复返南华,接任住持。
2 F% W1 ~5 Y! Q( ?& v. _ 2000年南华禅寺曹溪佛学院正式开学。 p# Q3 M4 G4 q( E9 |
2002年南华禅寺举行建寺1500周年的盛大庆典
( k' ?8 U+ s# x4 R7 Y( R) H 南华禅寺历任住持:憨山大师(1545-1623)→智药三藏→惠能祖师→虚云禅师(1840年--1959年)→1复仁法师→2修圆和尚→3灵源和尚→4释本焕→5惟因和尚→6佛源和尚→。。。" L' d& Q1 h5 a, J. X# q
大门对联:庚岭继东山法派,曹溪开洙泗禅门 寺内部风景---放生池,里面有鱼有龟,正中有个亭子,亭子里面画了好多仙女的哟,记得要看 天王宝殿,我们来得早,没什么人的,出来的时候就人多了,差点把我家的小帅哥弄丢了,好在我家汉汉机灵,找寺内保安和尚帮助,才得以跟上队。中间那个金色的是给人扔钱的,哈哈,赚钱的东西,我才不上当呢,后面是龙石阶来的,可惜上了玻璃,不是很好。 天王宝殿后才是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位巨大的菩萨,之后来有菩提树呢,我也是第一次见此树,页片很漂亮的,相传佛祖在陪提树下成佛的。 最上面是"曹溪南华禅寺",觉得这语句很好的,上面说是摘自"六祖坛经".
3 r' P( \1 y, L! G- c,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