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用戶
查看: 22451|回复: 16

2019年乙亥岁重访浙江文成伯温故里行

[复制链接]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70
QQ
发表于 2020-12-15 09: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年乙亥岁重访浙江文成伯温故里行
汉家刘爱民 2017.07.18
    以下是这次行程记录:
    一、忆先辈刘耀东之一生,探访华阳小筑新家园
    二、游刘璟祠品公之剛正氣節,琤琤铁骨可留芳
    三、為表長姊之恩建造雲來門,文明社會淹沒水泥路之下
    四、冒雨走訪劉耀東墓,感歎其晚年之困境
    五、路过武阳刘氏始迁祖刘集墓,重赏武阳刘氏故居及荷花
    六、参与太公祭之午宴,啖家宴之丰盛菜品
    七、重游南田刘基庙,感受五百多年的庙宇
    八、拜访刘琏参政公祠,子似父兮卒于任
    九、非物质遗产太公祭,刘基诞生708周年祭
001-1.jpg
南田鎮活動標示
001-2.jpg 9 N* q$ D% m8 l6 |9 N* C
武陽村活動標示
   

& B3 f( r6 N+ ^+ D+ G( [7 o6 E) @    刚结束了“2019年己亥岁大马访亲美食之旅 ”回来,休息接近一星期了,终于2019年7月15日开始刘基故里行,早上八点从家里出发,约个滴滴车到惠州南站(15元),用身份证在终端机取到去浙江瑞安的动车票(昨天预订的,第9车无座的335元),车是九点四十五分才开行的,早到了,就在候车室叹下冷气先。$ q$ {* u- s& m: d
001-3.jpg
( J& ~( J6 q. _& K9 a8 V# z
手机上订的票
001-4.jpg
- z5 m/ Y1 [3 P" B" J: Q
取到的高铁票
001-5.jpg 7 k; |! j+ r% T3 u: f+ E2 I
在候车室等候中
001-6.jpg
' n! J  s* a3 @) O: K
车到半路停车时照的
    从惠州南站开始到瑞安站共1026公里,时速200公里/小时的动车,要行驶6小时49分的,所以下午四点半才到瑞安站的,在出发前就在“嘀嗒出行APP”上约了顺风车,从瑞安站到文成南田镇的,费用109元的,后来从司机口中知道,这价钱是没法叫车的,这也许是南田的辈们保佑吧,接单的司机转其他司机接应,终于让我得以顺利去到文成县南田镇,在与南田刘天健宗长的安排下,入住刘基庙旁边的“琴平民宿”,老板叫刘碎平,是伯温公之后裔也,我登记入住时是他女儿在办的,漂亮的刘家儿女,民宿才装修的,全是杉木装饰,可以闻到杉木的香气,房间的窗口就可以望到刘基庙的。
001-7.jpg $ g- P9 i* D; U9 D& d
预约嘀嗒顺风车
001-8.jpg
1 q( w$ C) M) \8 j# y
民宿老板的名片
0 X2 }* b" _$ |, Q: o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7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09: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002-1.jpg
0 p5 n$ [' H4 [
伯温西路
002-2.jpg 3 `# k) [0 d- s6 t* h* a2 c0 _% O
伯温西路的南田中学
002-3.jpg
2 @: ^3 L4 C6 W5 m. s* f( O; _
伯温西路可以从侧门赶往刘基公园和刘基庙
002-4.jpg $ @8 c: u4 ?( `% w+ r$ E
路牌
( x; t$ j/ l) e1 Y: i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7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09: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忆先辈刘耀东之一生,探访华阳小筑新家园
- p! s/ v: _- ~/ G! F! W/ F/ `
003-1.jpg
) c+ F1 T: Z4 A6 N( `
华阳小筑内部全景

& C+ a' C( Y6 H  ^
    2019年7月16日七点起床洗漱,今天的任务是忆访先辈刘耀东先贤(刘天健宗长之先父也)之故迹,首站是刘耀东主建的华阳小筑故居,故在此就要先了解一下先贤刘耀东:
6 U0 T& ]' ^" ~0 c: i    刘耀东(1877—1951),字祝群,又字葆申,别号疚庼居士,晚号启后厅长。明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第二十世裔孙,文成县(原青田县)南田镇九都村人。曾担任浙江省资政院议员,松阳、鄞县、宜兴知县(县长),《浙江省通志稿》副总编纂。近代著名藏书家、书法家,南田宿儒。文学成就名噪一时,被誉为“青田三才子”和“括苍四皓”之一。
" u' i. o% }! _2 `/ U' n7 g% G/ D5 m    清德宗光绪三年丁丑岁(公元1877年)出生于青田县南田镇九都村。儿时为父亲刘凤仪启蒙;九岁,入私塾,十六岁,得中秀才,入处州(今丽水)莲城书院。二十一岁,从学于瑞安晚清经学大师、甲骨文祖师孙诒让,得名师传授,学业大进。因“学行俱优”被孙诒让和时任温处道的地方长官童兆蓉选送留学,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深造,沈钧儒、陈叔通、汪精卫、胡汉民、余绍宋等人都是他当年的同学。1904年即参加了蔡元培任会长之革命团体---光复会。1905年秋又加入了同盟会,积极参与留学生爱国运动,被推举为浙江同乡会干事长。 2 O8 @* Z5 I, \
     公元1906年三十岁的刘耀东在东瀛毕业归国,从而开始他的清廉为官之路,至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八月二十九日四十四岁的刘耀东携妻儿卸任归田。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廿年奔走,迄未少休,此后亟宜归田修墓。先人有知,当欣然谓予,子归来也。”刘耀东为明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的后裔,故积极修复先祖遗留的故迹,出资出谋划策,参与其中,热心公益事业。 ; ?; K2 u; t: X' o# u: V9 T% }- b
    公元1927年,刘耀东(五十一岁)修葺先文成公祠堂(诚意伯庙),花时五年完成重修,这是刘基庙建成五百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重修。
+ `. }0 S9 ~" P+ z) k5 o; K9 s    公元1933年,刘耀东(五十七岁)独资五百金买下刘基庙后土地,建为“追远祠”,历时年半建成,以崇祀刘基之上的七代神位。 / ~: R8 S& }& O- r# z! o3 q
    公元1935年,因刘耀东五龄失母,长姊(年长七岁)侍如母,疼爱有加,呵护照顾,姐弟二人感情至深,1934年长姊去世时,“直到一息弥留,犹呼阿弟”。第二年七月,为纪念长姊,在南田和青田交界的岭头建石拱门一座,名曰“云来门”。
$ C7 \) R% }& U3 C0 c9 A    公元1937年,刘耀东六十一岁时,编就《栝苍丛书》第一集,所需经费为刘耀东的青田同乡、南京军政部政务次长陈诚(字辞修)资助,在第十八军内设法拨款支付,得以刊刻200部面世。 * E1 @7 Z! E) I9 y& _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子孙凋零的景况下,于1938年年底,六十二岁的刘祝群娶二十九岁的陈氏。两年后幼子降生,取名“天健”,五年后,女幼梅出生。
/ @) u; s& N- v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浙江省图书馆(通志馆)因抗日战争影响迁到南田,六十五岁的刘耀东受聘任省通志馆续修《浙江通志稿》副总编纂,与龙游余绍宋、瑞安孙孟晋负责编纂《浙江省通志》。 之后,为避战火,浙江省府各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大山深处的南田。整个抗战期间,这个一向偏僻安静的世外桃源却成了人来熙往之所。刘耀东督工扫除南畊公祠,协助安顿省图书馆入驻;继而迎接联立高中师生,安排在文成公祠开课。因省教育厅未及时拨教育经费,联高师生每日开伙及其他开支无处着落,刘祝群立借数千元救急;联高教师生病,他送去两百元;学生从军报国,他赠五百元以表敬意。 / O0 B) u: B# O7 M! k9 M
    1948年青田、瑞安、泰顺三县边区划分置新县,讨论方案时,刘耀东提议以“文成”为县名。后来县政府成立时,“文成县政府”五个字也是请刘祝群所写。年中迁温州居住,到1949年中秋后再回南田“图乡里善后之策也”。
  F) x4 X. y! _' B- w7 T3 N3 Z    1950年大年初一,刘耀东在日记中写道:鼎革三十年中,虽觉日渐凌夷,然流风遗韵犹有存焉。至于近来十载,人心日坏,风俗日衰,尤以去岁赤帜高张,将一切典章文物扫荡无遗,此诚千古之奇变。我何不幸而躬遭其祸乎?”此中示耀东先贤对刚成立的共和国政府摧毁文物之痛心,指出将会烧及自身也。
) _) {6 F% R+ c( d. L  f    如之果然也,在1951年1月30日的小年夜,刘耀东被拘,春节也没能回家,3月15日,七十五岁的刘耀东被拉上台宣判死刑,当时判决的罪名是:害死人命、谋杀红军、勾结土匪攻打南田区公所、变卖土地破坏土改、召开地主黑会等,这些均属莫须有罪名。是年天健宗长十二岁,父亲叮嘱他:母亲在他死后不要改嫁,要把两个子女养大;还说:“改朝换代总要死人的,我没有做过对不起地方的事,我做人,天地明白!”就这样,一代文人就此逝矣。
) [. N* r9 ]* j- c8 z# y    沧桑世事,任他翻云覆雨手,至今天文成县发展的旅游,在刘伯温故里景区里景点,总有刘耀东为故里景点保护的功劳,可谓劳苦功高也。
/ h$ X/ z/ q, n
003-2.jpg ; R; V' N" W# ]) j* b
伯温西路进入“华阳小筑”的小巷
003-3.jpg
# E# ?- k# [$ D5 u, v
华阳巷
003-4.jpg * H) [1 i! P- E8 d- e
华阳小筑
003-5.jpg * i9 X$ x! B/ _- S' Z
大门
003-6.jpg
/ ?7 e% Y2 i+ m+ {0 _
抗战时首图临时办公地

, A: G' h) s; b4 Z( i$ s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7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09: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003-7.jpg + K  [/ K2 d; A$ z4 R' ?0 u* X
刘耀东之手迹
003-8.jpg
, ^; w! r  \4 s+ n: X1 Y/ M
汉家刘爱民敬拜访
003-9.jpg - w2 w% N/ Y' a7 k2 y7 N& C3 F
刘耀东故居华阳小筑正厅
003-10.jpg
+ r4 Q6 R: y) {3 E# X8 T" T8 P& c
内堂中的水井
003-11.jpg : c& S5 {, K4 L& i
政府文物保护介绍(文字见下)
; T& T2 n. J5 Z/ K
文成县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省图书馆临时办公旧址
    浙江省图书馆临时办公旧址位于南田镇九都村南阳刘南耕祠与谢塘岸刘耀东故居。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日军进犯浙江,省图书馆自丽水碧潮迁往南田刘南耕祠。1944年8月,省通志馆又自云和大坪迁此地,刘南耕祠曾为当时的办公室,所有图书经岭根岭运藏于刘耀东旧居内。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原位于华盖山,1995年秋迁移于此,坐西朝东。由门台、门厅、厢廊、正厅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刘耀东旧居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由前屋、门台、厢房、正屋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刘耀东(1877- 1951),字祝群,别号疚庼居士。曾参加“光复会”和“同盟会”,后受聘省通志馆续修《浙江通志》副总鳊。著作有《刘文成公年谱》、《南田山志》,并编撰出版《括苍丛书》等。与缙云赵明止、龙来吴梓培、松阳吴冠甫,被誉为“括苍四皓”。
/ f1 j2 {* X. N  T  a% o5 d
    刘南耕祠和刘耀东旧居结构保存完整,且又是特殊时期省图书馆办公场地,具有一定的纪念价值。
文成县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布
    文成县人民政府二0一三年五月立

" h/ X6 F: j/ n( q& W& q: _
& @& v7 e3 o# K3 @4 o
003-12.jpg
汉家刘爱民留影于华阳小筑
003-13.jpg ! X. z+ L$ e; s( W3 b
华阳小筑至刘璟祠之步道

! _' M; c2 _2 ^5 D1 U! }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7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游刘璟祠品公之剛正氣節,琤琤铁骨可留芳
; ?, f# t  j5 [- f5 @    刘璟祠就位於華陽小築旁邊,因此參觀完華陽小築後步行而至一觀之,在瀏覽前請先來了解下主人公劉璟,資料如下:
- S( F3 q7 J9 S; x  
) i0 N6 n. v: q6 D  D
   劉璟忠节公(1350-1402),字孟光,号易斋,行桓十三,文成公刘基次子。
9 G; K6 M- b: Q% w( m0 P1 m   居青田九都南田武阳村人(现文成南田武阳)。明授奉议大夫、谷王府左长史,赐“除奸谪佞”金简,提调六王府……,配X氏,生二子:貊、骁。 4 P6 ?* l4 y8 u: C' D' ]
   璟出生时月蚀复光,诚意伯叹曰:天坠乃绪,而卒能干者也。   h) z. P* N: l' [
   刘璟从小聪明好学,志向远大,喜谈兵事,苦读经传,探研韬略。论说英侃。 8 _+ P" h+ y" ~0 p- ]" l
   洪武十四年(1381),温处叶丁香、吴达三起事,朝廷命延安候唐胜宗率兵征讨。璟参预帷幄,初露锋芒。胜宗凯师还朝,奏及璟之才略,明祖朱元璋喜赞:“璟真伯温子也。”时胡琛子见帝,帝嘱之曰:尔归致命刘璟来见。璟赴京见帝,帝曰:“你家与国同休,用汝顾汝年少,维拓励膺重记耳,日者诛叶丁香可嘉!可嘉!”遂每年都召入朝拜见,问长问短,亲如家人。。
0 Y7 h+ [  p1 P2 A: e) T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让他承袭父爵,刘璟不愿无功受禄,把爵位让给其兄刘琏之子刘鹰。对此,朱元璋大加赞赏曰:“璟终儒家子”,把他留在身边,“除奸谪佞”四字于铁简赐给他,命曰:“百官不法,特此纠正”。每当朱元璋临朝,刘璟侍立左右,都御史袁泰上奏车马之事失实,图谋不轨。刘璟一时怒不可遏,当殿以铁筒击其后颈,使他服罪。朱元璋明察后十分赞许,亲喻:“凡似此者,即面纠”。刘璟任时,疾恶如仇,秉公直道,不畏权贵,以刚直严明著称,满朝百官无不对他有畏敬。后来,朱元璋封第十九个儿子朱穗为谷正王时,遣派刘璟辅政,封任宣德府,擢为谷王府左长史,职官正五品,并敕权提调肃、燕、赵、庆、宁、六王府事。
& v/ A4 d4 O5 }2 K# c- E   朱元璋为巩固其中央集权统治,建立分封制,企图以此确保朱明天下的长治久安。他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全国各地,授一定的兵权,为了避免权臣擅政,又规定诸王中以镇守北平(今北京)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朱元璋死后,因太子早早夭折,由皇太孙朱允文继皇位,即惠帝,世称建文帝。但拥有重兵的燕王朱棣,野心勃勃,擅权跋扈,对建文帝的皇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9 _* }% j* N7 |; a4 \! n
    洪武二十六年(1393),刘璟请明太祖朱元璋作家谱序时,明太祖在谱序中云:“朕念先臣之先人,因思臣之祖考,自光世辅宋世右族至先臣伯温先生翊朕建业,奄有中原,金陵还师谒朕身於群雄未定之先,彭蠡从征擒大敌於金木鏖战之日,运筹决胜计策无双,迨天下已定,四海归心,论功行赏,宜以上公之爵,因辞不受,而不仅以伯荣身,朕心有歉。襄时定相,命尔先生以决,如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辈悉皆不可。朕违先生之言,悔心无及。嗣后而思愧无以报,遂命尔侄刘廌世袭伯爵。又尝谓尔璟曰:我的子孙享无穷天下,尔老子的子孙享无穷爵禄,寝食之暇,未尝一日忘尔之先人也。朕实不才,甫膺大业,幼失怙恃,馆训未承,辜遇尔先人学贯天人,才具王佐,每於闲暇之时,数以孔子之言开导朕心,圣贤之旨稍喻其微,点画之间略通其义,然联获有会日者,皆尔先人功力有以致之然也。”
8 Z' f+ N1 y0 e, {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终于以清君侧之名,挥师南下,直向南京,爆发了“靖难之役”事变。当时,京都南京告急,秋八月,刘璟回京,上朝陈述时务,献上十六条策谋,但仁弱的建文帝不予采纳,反而命令刘璟到大将军李景隆那里听从出征,与大将李景隆北伐。因李景隆不善用兵,却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又不听刘璟的计策,造成全军覆灭,溃散后,竟与谷王开金川门迎降。当时正遇天下大雪,悲愤已极的刘璟,半夜渡芦沟河,因河面冰层塌裂,马陷入河中而死,刘璟赤脚自冰面走到对岸。上岸后,踩着雪走到良乡(河北),脚趾被冰雪割裂。第二天,又赤脚行三十里。幸其子听到父亲遇难的消息,就从山西大同赶来拯救。在路上遇到素所善指挥使陈玉,在他的指点下,找到了父亲,把父亲扶上马背,一路历尽艰险,终于回到故乡,此时疫病在身。 3 O) e" g0 }& I' \+ {
   建文二年(1400),他不顾自己的重病染身,远途赴京进阙,慷慨陈述,上《闻见录》万言书,献上应变用兵之策,无奈昏庸的建文帝仍不听忠告,刘璟大失所望,再次回家养病,归隐青田故里,不闻窗外杂事。
/ p- n8 e" [+ Z5 {; l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朱棣夺去帝位,世称明成祖。 7 f% |  ~; F8 W8 a% D
   是年六月,朱棣召方孝孺、刘璟等名臣入京,方孝孺以丧服哭殿阶,坚决拒绝走草即位诏书,被成祖所杀,株连十族,即时震动全国。刘璟以朱棣篡位负太祖宿愿,积疾不赴。朱棣下令逮他入京,刘璟离开青田时,故乡父老料他此去凶多吉少,特为他饯行于道。劝他:“主上神圣,何啻太宗,先生忠良,允为魏征可也。”应学做在玄政变后改佐唐太宗的魏征。刘璟仰天长啸,两泪俱下。    9 j. f& p1 h4 _" k" T+ S, l) K
   被带入京后,朱棣爱惜他的才能和名望,劝他为自己效劳,并授以官职。刘璟不改初衷,“以人臣事主,死而不二”,坚决拒绝朱棣的一切恩惠。对朱棣不称“万岁”,而仍称“殿下”,并面斥朱棣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朱棣一时大怒,把他打入监狱,刘璟为了保全自己刚毅忠诚的气节,当晚,刘璟含恨以辫发自缢而死,时年53岁。刘璟死后,有法官请旨,株连其家族。朱棣念其父开国之功而不许。 ! E3 O; z* h  ?! U" D' D) {
   宣德二年(1427年),仍授刘璟之子刘貊为“刑部照磨”。 ; L6 _5 D! Z& j3 I8 k3 _
   明嘉靖四年(1525年),朝廷旌表他为“刑难死节”。在故乡南田和青田县城太鹤山麓,敕建刘诚伯庙(俗称刘府祠),纪念其父和他。由提学付使万潮立肖像配享其庙,每年春秋二季丁日祭祀,尊为乡贤。在他当年辞别故乡父老赴京殉难的山岭上,后人建“辞岭亭”以念。 . o7 K, J6 G: Q/ \
   明崇祯年(1628-1644)朝廷追旌他为“革除死节”、追封“大理寺少卿”、谥“刚节”。
/ G3 B  V$ P" D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忠节”。    * k" o: M. r6 B* w7 @
   刘璟从小好学深思,精通经史,尤善谋略。所作诗、词高雅壮烈,风格雄健苍劲,颇有父风。著作丰厚,有《易斋集》、《闲上子集》、《越吟稿》、《闻见录》等,上述诗文在《四库全书》、《括苍丛书》有收录。《四库全书总目》评语云:“璟少通诸经,慷慨善谈兵,太祖善赏以为真伯温子。而诗文伤于粗率,颇有逊其缠绵,音辞亢爽,恻恒而和平。序记之文,议论光伟,笔势雄健,斐然成章矣。”   
004-1.jpg ( ?7 Q  Y5 ]# F$ Q
文物碑
004-2.jpg
1995年之“忠節公祠重修記”
* N0 z/ v6 m9 m% Q2 M; o
004-3.jpg , ^9 t6 C9 {. [" f5 n
進入忠節公祠小巷
004-4.jpg
( q& k6 q0 C& L! m5 u" Z
大門
004-5.jpg 7 _9 g* @# N; \' m( c* C
大門內過道
004-6.jpg 1 c9 N8 I5 H; o* g& C1 h( ~
向外望之
004-7.jpg . E: l, K! A$ x5 R0 y
漢家劉愛民至此也
004-8.jpg & [2 B9 }+ R" Z5 z
前堂
6 G8 Y- k8 p4 C" D$ Q8 G, w$ X5 g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0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070
QQ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10: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v/ O: X. v5 a! x
004-9.jpg 3 _  ^- b: x5 R/ `$ _1 o- ?
前堂
004-10.jpg & ?; P$ x/ S( x. B3 s( b
全木結構
004-11.jpg
  [7 R: a- D; s/ t# z$ H
重修芳名榜
004-12.jpg
" C% ^& k( z0 \  G' }
上廳正殿
004-13.jpg 8 [" K6 Y4 N  o2 J
正中之位
004-14.jpg 4 q7 a0 ]6 E; {# E
劉璟像
004-15.jpg ! x2 v: a; K/ m
左邊的
004-16.jpg
4 {' x- c- G3 }; C! n7 l* Z8 }$ h
右邊的

8 s# U! B5 S. \: a) @4 I9 k5 O6 o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戶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汉家刘氏文化传播中心 ( 粤ICP备14039164号 )

GMT+8, 2025-7-4 13:34 , Processed in 0.2375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