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嶂下麥地劉氏家族,遠祖淵源可上溯至五帝之一的堯帝,其第九子源明公受封於劉邑(今河北省唐縣),裔孫遂以邑為氏,為劉氏之始也。 源明公下傳至十八世祖為夏朝時期的劉累公,精於豢龍的劉累公為劉氏見載於正史的第一位顯祖,事夏孔甲帝,禦龍有功,封為“禦龍氏”。 曆商朝、周朝,傳至戰國時期,漢家劉氏先祖十世仕于魏國為仕大夫,至七十二世祖清公生於魏都大梁,晚年隨子劉榮公徙於沛郡豐邑中陽裡,再傳三世至劉邦公,斬白蛇舉義,殊秦滅項,創立漢劉皇朝,漢文化自此始,隨後曆經文景之治,漢武中興,光武繼之,共傳24帝四百多載。 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封第八子劉勝公為中山(靖)王,治廬直隸定州(今河北定縣),出彭城郡(今徐州市),後世即以“彭城”為堂號。 東漢末年,九十四世祖劉備公,義結關張,三請諸葛孔明為軍師,歷數載而創建三國之一的蜀漢,延續漢家雄威也。 三國之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第九十五世祖永公(備公次子)東遷洛陽(今河南洛陽),一脈流傳,延續綿綿,祖德流芳。 劉氏第九十七世祖(邦公23世)乾清公在西晉時回遷豐沛繁衍,之後裔孫隨“衣冠南渡”潮流而南遷京口(今江蘇鎮江)。 劉氏第一百二十世祖劉祥公因官而全家寓居於婺州金花橋(今浙江金華市)。 唐僖宗乾符二年乙未歲(875年)為了辟黃巢起義之戰亂,劉祥公以九十四歲高齡,動員全家四代四十多人(包括家丁),往南遷移至福建汀州寧化縣石壁村葛藤凹居住,為唐朝末年客家劉氏中代肇基祖。 隨後,第一百二十二世祖沐公,以七十三歲高齡,不辭勞苦,在唐天復二年壬戌歲(902年)首次編纂修立客家劉氏的第一部《劉氏總族譜》,而承先啟後。故至今仍知歷代上祖之來歷,明序昭穆,皆此沐公之功也。 宋朝末年,劉氏第一百三十四世祖開七公,由閩入粵,薨後葬於粵北之興邑崗背黃峰嶂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為客家劉氏東江派之肇基始祖,故尊為近代一世祖也。 二世祖廣傳公一脈宏開十四大房,子孫昌盛,遍及海內外,在興寧崗背榕樹村建客家劉氏總祠壹座。
近代傳承資料
據嶂下麥地劉氏老族譜記載,吾族為廣傳公之八房巨漣公派衍之後裔,巨漣長子君琳公创居于興邑水口鹽米沙立業繁衍,傳遞世系為:1開七公→2廣傳公→3巨漣公→4君琳公→5貴山公→6傑公→7富公→8玉興公→9通海公→10日輝公→11尚義公→12時富公、時貴公、時達公、時英公。
據明朝萬曆二十三年乙未歲(1595年)楊起元首修的《惠州府志·卷二·郡事紀》中記載,在嘉靖朝末年,盤據在西枝江之花腰蜂、溫七等賊匪,與倭寇勾結,致歸善、海豐、永安三邑庶民死於動亂殆盡矣,至此時二十年來生齒猶未恢復也,田地荒而沒人耕種。萬曆十七年(1589年)吾日輝公攜七子(日輝公四十八歲,尚義公十七歲)移居(官方給了“路引”的合法移民)歸善嶂下圍(後有三子移回興寧)開荒避居,故日輝公之後歷代先祖之墳瑩在新庵鮮矣。
第十二世祖時貴公則再遷惠州麥地立業,隨後機緣際遇,得風水先生扶助,安葬時貴公之原妣陳氏於蝦形墳墓(現已經破壞,遷三棟新址),即時“寅葬卯發”得白銀三缸,遂置產業,購買祖地三多祝西枝江兩岸良田,為家族之蒸嘗,故祖地嶂下與惠州麥地聯繫密切,有“走上走下,麥地嶂下”之說,在麥地建石門樓祠堂壹座,至今仍保存。而時貴公之兄時富公亦定隨遷居麥地,創立麥地沙梨園祠堂,然祠堂毀于惠州西湖建設矣。
第四子時英公派系,12時英公→13运康公→14元宰公→15仁潘公→16德正公→......,傳至十六世祖德正公從廣東歸善縣三多祝戊坑約黄瑶硐遷徙入川,至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夏家湾立居,裔孫昌盛。
嶂下麥地劉氏立居祠堂位於惠東縣新庵嶂下圍村,建於何年未詳,曾被征為公用,祠宇保存完好,後於公元2002年壬午歲全堂拆去全新重建,三間兩廊一天井,為逆水廉刀形,七月初一日祠宇新成,恭請歷代祖先升座,接受各方後裔奉祀,佑我後裔人才輩出,繁榮昌盛,財丁廣進,富貴雙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