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用戶
楼主: 粤-刘爱民

《后汉书·卷五十·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

[复制链接]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邳惠王衍,永平十五年封。衍有容貌,肃宗即位,常在左右。建初初冠,诏赐衍师傅已下官属金帛各有差。四年,以临淮郡及九江之钟离、当涂、东城、历阳、全椒合十七县益下邳国。【钟离在今豪州钟离县东。当涂在县西南。东城在定远县东南。历阳,和州县也。全椒,今滁州县也。】帝崩,其年就国。衍后病荒忽,而太子卬有罪废,诸姬争欲立子为嗣,连上书相告言。和帝怜之,使彭城靖王恭至下邳正其嫡庶,立子成为太子。【《东观记》载赐恭诏曰:“皇帝问彭城王始夏无恙。盖闻尧亲九族,万国协和,书典之所美也。下邳王被病沉滞之疾,昏乱不明,家用不宁,姬妾适庶,诸子分争,纷纷至今。前太子卬顽凶失道,陷于大辟,是后诸子更相诬告,迄今适嗣未知所定,朕甚伤之。惟王与下邳王恩义至亲,正此国嗣,非王而谁?礼重适庶之序,《春秋》之义大居正。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太子国之储嗣,可不慎欤!王其差次下邳诸子可为太子者上名,将及景风拜授印绶焉。”】


  衍立五十四年薨,子贞王成嗣。永建元年,封成兄二人及惠王孙二人皆为列侯。


  成立二年薨,子愍王意嗣。阳嘉元年,封意弟八人为乡、亭侯。中平元年,意遭黄巾,弃国走。贼平复国,数月薨。立五十七年,年九十。


  子哀王宜嗣,数月薨,无子,建安十一年国除。


  【译文】下邳惠王刘衍,永平十五年受封为诸侯王。刘衍容貌俊美,章帝即位,刘衍常跟随在身边。建初年间,刘衍举行加冠礼。章帝下诏,赐予刘衍的师傅以下官员金钱、绢帛,多少不等。建初四年,章帝划出临淮郡、九江郡的钟离县、当涂县、东城县、历阳县、全椒县,共计十七个县,建立下邳国。章帝驾崩,当年,刘衍来到封国就位。此后,刘衍患病,神志不清。太子刘卬有罪,遭到废黜。宫中的几个姬妾争宠,欲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接连上书陈述理由。和帝哀怜下邳国争位,派彭城靖王刘恭到下邳国确立继嗣,立刘成为太子。


  刘衍在位五十四年,薨逝,谥号为惠王,嗣子刘成继位。顺帝永建元年,顺帝封了刘成的两个哥哥及惠王的两个孙子为列侯。


  刘成在位两年,薨逝,谥号为贞王,嗣子刘意继位。顺帝阳嘉元年,顺帝封刘意的八个弟弟为乡侯、亭侯。灵帝中平元年,刘意遭遇黄巾军之乱,弃国逃走。黄巾军被镇压,刘意复国,几个月后,刘意薨逝,谥号为愍王,刘意在位五十七年,享年九十岁。


  嗣子刘宜继位,几个月后薨逝,谥号为哀王,没有子嗣,献帝建安十一年,撤销封国。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节王畅,永平十五年封为汝南王。母阴贵人有宠,畅尤被爱幸,国土租入倍于诸国。肃宗立,缘先帝之意,赏赐恩宠甚笃。建初二年,封畅舅阴棠为西陵侯。【西陵,县,属江夏郡。】四年,徙为梁王,以陈留之郾、宁陵,济阴之薄、单父、己氏、成武,凡六县,益梁国。【覸,今许州郾陵县也。宁陵,今宋州县也。薄故城在今曹州考城县东北。单父,今宋州县也。己氏,今宋州楚丘县也。成武,今曹州县也。】帝崩,其年就国。


  畅性聪惠,然少贵骄,颇不遵法度。归国后,数有恶梦,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梦,【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旬中,则丁卯为神,甲寅旬中,则丁巳为神之类也。役使之法,先斋戒,然后其神至,可使致远方物及知吉凶也。】畅数使卜筮。又畅乳母王礼等,因此自言能见鬼神事,遂共占气,祠祭求福。忌等谄媚,云神言王当为天子。畅心喜,与相应答。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考讯,辞不服。有司请征畅诣廷尉诏狱,和帝不许。有司重奏除畅国,徙九真,帝不忍,但削成武、单父二县。畅惭惧,上疏辞谢曰:“臣天性狂愚,生在深宫,长养傅母之手,信惑左右之言。及至归国,不知防禁。从官侍史利臣财物,荧惑臣畅。臣畅无所昭见,与相然诺,不自知陷死罪,以至考案。肌栗心悸,自悔无所复及。自谓当即时伏显诛,魂魄去身,分归黄泉。不意陛下圣德,枉法曲平,不听有司,【曲平,曲法申恩,平处其罪。】横贷赦臣。战栗连月,未敢自安。上念以负先帝而令陛下为臣收污天下,【污,恶也。天下以帝赦王为恶,故言收恶天下也。】诚无气以息,筋骨不相连。臣畅知大贷不可再得,自誓束身约妻子,不敢复出入失绳墨,不敢复有所横费。租入有余,乞裁食睢阳、谷孰、虞、蒙、宁陵五县,还余所食四县。臣畅小妻三十七人,其无子者愿还本家。自选择谨来奴婢二百人,其余所受虎贲、官骑及诸工技、鼓吹、仓头、奴婢、兵弩、厩马皆上还本署。臣畅以骨肉近亲,乱圣化,污清流,既得生活,诚无心面目以凶恶复居大宫,食大国,张官属,藏什物。愿陛下加大恩,开臣自悔之门,假臣小善之路,令天下知臣蒙恩,得去死就生,颇能自悔。臣以公卿所奏臣罪恶诏书常置于前,昼夜诵读。臣小人,贪见明时,不能即时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若不听许,臣实无颜以久生,下入黄泉,无以见先帝。此诚臣至心。臣欲多还所受,恐天恩不听许,节量所留,于臣畅饶足。”诏报曰:“朕惟王至亲之属,淳淑之美,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至令有司纷纷有言。今王深思悔过,端自克责,朕恻然伤之。志匪由王,咎在彼小子。【谓由卞忌及王礼等也。】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王其安心静意,茂率休德。《易》不云乎:‘一谦而四益。小有言,终吉。’【《易·谦卦》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为谦是一,而天地神人皆益之,故曰“一谦而四益”。《讼卦·初六》曰:“小有言,终吉。”言王虽小有讼言,而终吉也。】强食自爱。”畅固让,章数上,卒不许。


  立二十七年薨,子恭王坚嗣。永元十六年,封坚弟二人为乡、亭侯。


  坚立二十六年薨,子怀王匡嗣。永建二年,封匡兄弟七人为乡、亭侯。


  匡立十一年薨,无子,顺帝封匡弟孝阳亭侯成为梁王,是为夷王。


  立二十九年薨,子敬王元嗣。


  立十六年薨,子弥嗣。立四十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译文】梁节王刘畅,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封为汝南王。刘畅的母亲是阴贵人,受到明帝宠幸,刘畅也得到明帝爱幸。刘畅的封国面积、租税收入,是其他诸侯国的两倍。章帝即位,按照先帝的意思,给予刘畅的赏赐很多。章帝建初二年,章帝封刘畅的舅舅阴棠为西陵侯。建初四年,章帝改封刘畅为梁王,将陈留郡的郾县、宁陵县,济阴郡的薄县、单父县、己氏县、成武县,共计有六县,划归梁国。章帝驾崩,当年,刘畅来到封国就位。


  刘畅聪慧,从小受到娇宠,为人骄横,不能谨守法度。来到封国后,刘畅多次做噩梦,侍从官员卞忌自我吹嘘能够驱使六丁六甲之神,懂得卜筮圆梦,为此刘畅多次请卞忌圆梦。刘畅的乳母王礼等人,也乘机说能看到鬼神,众人一起为刘畅圆梦,祈福禳灾。卞忌等人谄媚刘畅,说神仙讲了,刘畅应当成为天子。刘畅听了很高兴,与他们相互唱和。和帝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弹劾刘畅大逆不道,经过审讯,刘畅不服。有关官员奏请逮捕刘畅,关入廷尉署诏狱,和帝没有批准奏议。有关官员又奏请撤销刘畅的封国,将刘畅迁至九真郡居住,和帝不忍心,只是削去成武县、单父县,以示惩戒。刘畅恐惧,上疏谢罪:“臣秉性狂妄、愚蠢,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师傅、保姆之手,妄听妄信身边人的妖言蛊惑。及至来到封国,不懂得忌讳。宫中侍臣贪图臣的财物,用邪僻谗佞迷惑臣。臣刘畅没有自知之明,与邪臣唱和,不懂得禁忌,已经陷入死罪,直至被查办。臣心中惶恐,对此前所做的事情,追悔莫及。臣自以为应该伏罪杀头,魂魄游离身体,走上黄泉之路。不料想陛下圣德,法外开恩,予以权变,没有听从司法官员的判决,宽宥赦免臣。臣战战兢兢几个月,对此次赦免,不敢有丝毫心安理得的想法。臣有负先帝圣恩,陛下因为臣受到天下人议论,臣真的感到羞愧,没有呼吸的勇气,犹如筋骨错位,不能连接。臣刘畅知道,这种大宽宥,不会再有。臣暗自发誓,要严格约束自己和妻子、儿女,不敢再违反朝廷的法律,不敢肆意浪费钱财。臣的租税收入有余,乞求陛下,裁撤睢阳县、穀孰县、虞县、蒙县、宁陵县五县,只给臣留下四个县足矣。臣刘畅有小妾三十七人,凡没有生育子女者,臣愿意把她们全部释放回家。臣亲自选择谨慎、守法的奴婢二百人,王宫的虎贲勇士、骑士及各种技工、鼓吹艺人、仓头、奴婢、兵器、弩箭、厩马,皆归还给朝廷。臣刘畅是刘氏至亲骨肉,扰乱圣化,污秽清流,此次重获新生,真的没有颜面再以罪恶之身住在这样豪华的王宫,享受这样大的藩国,享用这么多的官属,享受这么多的财物。臣奏请陛下加恩,为臣打开悔过之门,让臣走上从善之路,令天下人知道,臣蒙受陛下大恩,得以免死,重获新生,懂得自悔,决心洗心革面。臣将把朝中公卿弹劾臣的罪状及陛下的诏书,放置在座位前,昼夜诵读。臣是小人,小人得志,就会不知其所以然。臣不能引咎自责,只有陛下哀怜臣,臣才得以有片刻喘息。陛下不答应臣,臣真的无颜面再活在世间,即使走上黄泉路,也无颜面再去见先帝。这些话,是臣的肺腑之言。臣愿意归还不应享有的福祚,又担心辜负陛下天恩,不肯答应,适当留了一些,对于臣刘畅来说,已经足够。”和帝下诏,答复刘畅:“朕考虑到,大王是朕的至亲,秉性敦厚,享有淳淑美德,由于藩国太傅、国相不良,不能阻止邪恶之人诱导,致使有关官员在朝中议论纷纷。而今,大王对所犯下的罪行已经有悔意,反躬自省,朕同样凄怆难过。责任不全在大王,那些邪臣才是首恶。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大王要静心思考,努力向善,不断修养德行。《易经》不是讲吗:‘一旦懂得谦逊,可以获得四益。谨言慎行为大吉。’大王要多吃饭,注意身体。”刘畅仍然辞让,多次奉上奏章,和帝没有准奏。


  刘畅在位二十七年,薨逝,谥号为节王,嗣子刘坚继位。和帝永元十六年,和帝封刘坚的两个弟弟为乡侯、亭侯。


  刘坚在位二十六年,薨逝,谥号为恭王,嗣子刘匡继位。顺帝永建二年,顺帝封刘匡的七位兄弟为乡侯、亭侯。


  刘匡在位十一年,薨逝,谥号为怀王,没有子嗣。顺帝封刘匡的弟弟孝阳亭侯刘成为梁王。


  刘成在位二十九年,薨逝,谥号为夷王,嗣子刘元继位。


  刘元在位十六年,薨逝,谥号为敬王,嗣子刘弥继位。刘弥在位四十年,魏文帝曹丕接受汉室禅让,封刘弥为崇德侯。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淮阳顷王昞,永平五年封常山王,建初四年,徙为淮阳王,以汝南之新安、西华益淮阳国。


  立十六年薨,未及立嗣,永元二年,和帝立昞小子侧复为常山王,奉昞后,是为殇王。


  立十三年薨,父子皆未之国,并葬京师。侧无子,其月立兄防子侯章为常山王。和帝怜章早孤,数加赏赐。延平元年就国。


  立二十五年薨,是为靖王。子顷王仪嗣。永建二年,封仪兄二人为亭侯。


  仪立十七年薨,子节王豹嗣。永嘉元年,封豹兄四人为亭侯。


  豹立八年薨,子皓嗣。三十二年,遭黄巾贼,弃国走,建安十一年国除。


  【译文】淮阳顷王刘昞(bǐng),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封为常山王。章帝建初四年,章帝改封刘昞为淮阳王,章帝将汝南郡的新安县、西华县划入淮阳国。


  刘昞在位十六年,薨逝,没有来得及确定继嗣,永元二年,和帝立刘昞的小儿子刘侧为常山王,奉祀刘昞宗庙,这就是殇王。


  刘侧在位十三年,薨逝,父子二人都没有前往封国就位,葬在京师。刘侧没有子嗣,同一个月,和帝立刘侧哥哥刘防的儿子侯爵刘章为常山王。


  和帝可怜刘章很小就失去父亲,多次给予赏赐。殇帝延平元年,刘章前往封国就位。


  刘章在位二十五年,薨逝,谥号为靖王,嗣子刘仪继位。永建二年,顺帝封刘仪的两个哥哥为亭侯。


  刘仪在位十七年,薨逝,谥号为顷王,嗣子刘豹继位。桓帝元嘉元年,桓帝封刘豹的四个哥哥为亭侯。


  刘豹在位八年,薨逝,谥号为节王,嗣子刘暠继位。刘暠在位三十二年,黄巾军造反,刘暠弃国逃走。献帝建安十一年,撤销封国。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济阴悼王长,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东郡之离狐、陈留之长垣益济阴国。立十三年,薨于京师,无子,国除。

  论曰:晏子称“夫人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谓之幅利”。言人情须节以正其德,亦由布帛须幅以成其度焉。【《左传》云,齐景公与晏子邶殿之邑六十,晏子不受,曰:“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度使无迁也。夫人生厚而用利,于是正德以幅之,谓之幅利。过则为败,吾不敢贪多,所谓幅也。”】明帝封诸子,租岁不过二千万,马后为言而不得也。【《东观明纪》曰:“皇子之封,皆减旧制。尝案舆地图,皇后在傍,言钜鹿、乐成、广平各数县,租谷百万,帝令满二千万止。诸小王皆当略与楚、淮阳相比,什减三四。‘我子不当与先帝子等’者也。”】贤哉!岂徒俭约而已乎!知骄贵之无猒,嗜欲之难极也,故东京诸侯鲜有至于祸败者也。

  赞曰:孝明传胤,维城八国。陈敬严重,彭城厚德。下邳婴痾,梁节邪惑。三藩夙龄,【谓千乘、淮阳、济阴并早殁也。】惟荒忒。


  【译文】济阴悼王刘长,明帝永平十五年受封为诸侯王。章帝建初四年,章帝划出东郡的离狐县、陈留郡的长垣县,建立济阴国。


  刘长在位十三年,在京师薨逝,没有子嗣,撤销封国。


  评论如下:晏子讲:“人生在世,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都会有趋利的想法,圣人以道德匡正。有趋利的想法,就会有匡正的措施。”人们以道德匡正趋利之心,犹如布帛以“幅”来度量宽窄。明帝封儿子为诸侯王,每年享受租税不超过二千万,马皇后为此而讲情,仍然没有增加。可谓贤德!难道仅为了俭约?明帝懂得,骄贵不知餍足,奢侈淫靡,终难有止境。东汉的诸侯王,很少有因为奢侈无度,招致败亡的。


  赞辞如下:孝明传胤,维城八国。陈敬严重,彭城厚德。下邳婴疴,梁节邪惑。三藩夙龄,党惟荒忒。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戶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汉家刘氏文化传播中心 ( 粤ICP备14039164号 )

GMT+8, 2025-7-12 18:10 , Processed in 0.1767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