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法国的汉学传统 “汉学”(Sinology)这个词最早是站在西方文明的角度看中国的产物。要是追溯起来,搞不好还能追到马可·波罗老兄老兄那里,老兄自述的那段游记虽然有颇多疑点,不过这些新奇的故事还是引发了欧洲对那个东方国度的第一波热情。 后来比较靠谱的研究起源于16世纪,那时欧洲通过传教士们已经对当时的大明帝国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汉学的基础也在此时慢慢形成了。 最早的一批汉学研究者几乎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天主教教士,他们当时也不知是在一种什么热情的驱动下,总想要把天主教在中国发扬光大。你要传教,自然要懂中文,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于是他们就走上了学习中国文化的不归路——真的是不归路,他们中间就有我们熟悉的利玛窦(Matteo Ricci),这些有志青年们把一生都献给了这片土地。 这批人过来扎根传教,逢年过节就捎点中国文化回老家,他们的教有没有传开来先不说,捎回去的年货却在欧洲刮起了最炫民族风(中国风,Chinoiserie),无数欧洲脑残粉开始崇中媚华,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时期在欧洲叫“启蒙时期”(Age of Enlightenment),可以说,欧洲的启蒙和对中国的狂热是捆绑销售的。 到了这种拼逼格的时代,法国人自然要开始唱主角了。路易十四亲自支持法国的汉学工作,在打了皇家的激素之后,法国成为了欧洲汉学研究的翘楚。 这其中,就诞生了被誉为“欧洲汉学泰斗”的沙畹(?douard ?mmannuel Chavannes)。 沙畹之所以牛,也离不开他所在的好时代。一方面,欧洲对其他文明的研究有着很扎实的基础,从身边的埃及学(Egyptology)、亚述学(Assyriology)、一路摸索到印度学(Indology),人家对于如何研究一种新文化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心得(当然从现在看来,这些心得中也有很多“欧洲本位”的成分)。另一方面,在经历了之前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之后,对中国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了,语言也不再是障碍了。万事俱备,大师自然就出马了。 沙畹可以说是第一个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深入研究中国的人,他不但翻译了大量中文文献,也进行了很多实地的踏查。从他这儿起,一些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分支,譬如佛教研究、西域研究(敦煌学)开始慢慢成形了。 沙畹的后继者中,最牛的要数伯希和(Paul Pelliot)和马伯乐(Henri Maspéro),特别是伯希和,他从敦煌带去的大批“赃物”成为了法国乃至欧洲研究敦煌学的重要素材(当然也让后知后觉的中国人恨得牙痒痒),这其中一部分如今就保存在吉美博物馆。 吉美:富二代的东方收藏 吉美博物馆的创始人叫爱米尔·吉美(?mile ?tienne Guimet),他属于典型的富二代,老爸叫Jean-Baptiste Guimet,是个化学家,他们家的发家也和艺术有着不解之缘。 因为在欧洲,凡是画画的,都会对一种像宝一样的颜色垂涎三尺——群青。天然的群青只能青金石中制取,而这个青金石那不是一点点的贵,但是再贵也挡不住艺术家们的倔犟,偏偏好多大师们还就爱用这群青色。所以凡是看到那种大块大块涂群青的,就知道都是有钱的主儿。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发明,在这儿老吉美的就是这个发明家。他成功制成人工青金石,并很有商业头脑地开了个厂,把这个工艺给工业化了。 可想而知,他当时的生意有多好,后来老吉美就一心赚钱,留了一个殷实的家业给我们傲娇的小吉美。 小吉美衣食无忧,于是就开始游山玩水,按现在的说法也属于一个驴友,没事就世界各地溜达,顺便购购物,不过人家买的可不是奶粉马桶盖,而是古董艺术品。 富二代的任性想学是学不来的。 他对东方的艺术品尤为钟情,他的私藏,后来就成为了这个吉美博物馆。在他身后,博物馆变成了公立的,又通过各处收集调拨,包括用馆藏的埃及藏品互换了卢浮宫的中国藏品,使得吉美博物馆如今坐拥了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庞大中国艺术品收藏。 哎,就不知啥时候能运点吉美的中国货来这里展出展出…… 好了,废话也写得差不多了,上图片吧。 (不懂法语,所以如果有理解有误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