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用戶
楼主: liuaimin

2014年十一黄金周前的江西汉刘文化探访之旅

[复制链接]

37

主题

435

回帖

102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0: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为宁都刘氏宗亲联谊会步梯宗长发布,现转载于此:3 Q7 q( n+ e. [& ~, q6 T" [  D
9 l1 o" E  |6 s5 G3 Y
宁都县刘氏宗亲联谊会暨汉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赣宁都刘步梯: `4 o& A2 G% s' ]6 L
006.jpg
    2014年9月26日,秋风送爽逢盛事,宗亲联谊谱华章。值此大喜日子,宁都县刘氏宗亲联谊会暨汉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拉开了序幕。江西省刘总会常务副会长刘小宗宗亲,省刘总会副会长刘书平宗亲、副秘书长刘桂君宗亲;赣南刘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省刘氏总会常务副会长刘庆春宗亲、筹委会常务副主任刘瑞兴宗亲;汉家刘氏网站版主刘爱民宗亲应邀出席会议。兄弟县联谊会:兴国县刘开连宗亲、于都县刘兆平宗亲、广昌县刘忠民宗亲、石城县刘湖北宗亲、会昌县刘志林宗亲和瑞金市刘立恩、刘承椿宗亲;本县客家联谊会宁永红、赖国芳老领导;本县兄弟姓氏代表:温芳委、曾庆荣、彭立峰、廖昌义、谢逊庭、李星辉、李星辉、邱艳生等同志前来为大会祝贺。还有汉家刘氏网、四川刘氏联谊会、四川姓刘文化研究中心;赣州《刘氏通书网》版主 堪舆大师 刘方正 宗亲;徐州彭城刘景文宗亲等发来贺信、贺电及书法作品等为大会祝贺!宁都各乡镇160余名刘氏宗亲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氏联谊会筹委会秘书长刘步梯宗亲主持。大会共有八项议程。
( T9 t# r6 U; J' \, X: E8 Y2 b    会上,江西省刘氏联谊总会小宗常务副会长、赣南刘氏联谊会瑞兴常务副主任致词;县客家联谊会宁永红同志、本县兄弟姓氏代表谢逊庭同志致贺词。首先刘春生宗亲作《宁都刘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筹备情况工作的汇报》;刘南昌宗亲宣读《〈宁都县刘氏宗亲联谊会章程〉草案;刘政光宗亲作《关于编撰〈宁都县刘氏通谱〉、〈宁都县刘氏村族志〉和〈宁都县刘氏人物志〉的说明》;刘步梯宗亲介绍并提交大会审议<宁都刘氏宗亲联谊会领导班子候选人名单>。: z1 h* J- X7 U$ M+ v- _* {3 Y
    会上,举手表决通过了《宁都县刘氏宗亲联谊会章程》;举手表决通过了宁都县刘氏宗亲联谊会领导班子候选人。: n  [4 M$ z4 d7 V, G
    新当选会长刘春生宗亲在会上作就职讲话。他说:宁都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宁都自古历代人才辈出,文论昌盛,享有“文乡诗国”之美誉。五代至清,载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宁都文学家16人,有书目可考的著作集200多部,自宋至清,宁都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30人,居赣南之首。
- H: L: ]" f# j' I; \/ P    相传,宁都凌云山有汉高帝祖坟。据《中华姓氏通史》载,高祖刘邦的祖父丰公刘仁,本名刘荣,善于治家,生财有道,发家之后,慷慨救济,吉日刘仁欣然招来邻近乡亲,将家财善济,浩然离开丰邑外出,几经辗转游至赣州宁都太华山(即凌云山)时,活葬于太华山铜鼓村—“人形脐穴,座东朝西”的”龙穴上,故坟墓所在地叫“天子地”。这些传说,在天顺《大明一统志》、乾隆《宁都县志》、道光《宁都直隶州志》 等均有记载。
! Y  f# h. B2 u    宁都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落居地和集散中心,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成为早期客家摇篮,属纯客家县。宁都刘氏在安福乡马迹村现存的宁都刘氏唐代始祖刘宗臣的‘铁墓’,是全省乃至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莹墓。据《刘氏族谱》和碑文记载,宗臣祖,讳韶,唐贞元丙子岁诰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虔州判事,复诏入朝,敕号宗臣,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司农兼侍讲大学士,后解组游金精胜地,复往凌云山朝谒高帝祖坟,旋至安福乡,见山水环秀,遂留居马迹营立户主,奉赐王礼癸葬,号曰铁墓地。宗谱载有八府君相传,子孙分居赣、闽、粤、台海内外等地。至此,凌云山“天子地”,安福“铁墓地”是刘氏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是世界刘氏亮丽的名片,是宁都刘氏莫大的荣耀。( s' I. U& v& W+ W
    成立宁都县刘氏联谊会和汉文化研究会的宗旨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引领刘氏宗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改革开放,遵守国家法令,传承刘氏文化,发扬御龙精神,涟漪广大宗亲,团结社会各姓,建设美丽宁都,推进民族复兴。宁都县刘氏联谊会和汉文化研究会担负着历史重任。近期的主要五项任务:一是编撰《宁都县刘氏通谱》《宁都县刘氏村族志》和《宁都县刘氏名人志》,为宁都县刘氏理清世系源流,所属房族,认祖归宗。二是深入研究,着力保护,弘扬宁都县刘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我们要深入研究和努力发掘。三是加强宁都刘氏企业家的横向联系,做强做大刘氏企业。实现刘氏宗亲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致富奔小康的崭新局面。四是为宁都县经济发展、文化提升、文明和谐和社会进步奉献刘氏的聪明才智,作出应有的贡献。五是协助政府修好刘氏宗祠。赣州刘氏宗祠是宁都安福刘宗臣后裔五府君的迁徙地,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985年被列为赣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刘氏宗祠现状堪忧,急需修缮,望广大宗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协助政府修好刘氏宗祠,重振刘氏祖业。他为编纂好《宁都县刘氏通谱》,向广大宗亲提出四点希望: 一要发扬敬祖孝宗的奉献精神。二要加强组织建设。三要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四要抓好工作落实。最后他说:让我们以眷祖睦亲的心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弘扬祖德,继往开来,再铸辉煌!2 T/ f! L6 l: n+ q! C
    会上,还举行了捐款活动。捐款现场气氛热烈,情绪高涨,将整个会议推向了高潮。宁都刘氏企业家和现场宗亲代表纷纷捐款,捐款数额10余万元(详细数额和捐款人员名单另行公布)。' `$ K' C7 `3 _: W1 s
    宁都刘氏宗亲联谊会暨汉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通过全体与会宗亲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这次大会,是宁都县刘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格调最高,影响深远的一次聚贤大会!
: i( k$ b) H/ R+ y5 ], G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56世,邦公第82世,开七公第23世,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7

主题

435

回帖

102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6 ~4 d7 w" x+ y& j
2014年甲午岁探访宁都安福宗臣公坟墓
: M8 M3 S" n+ R$ D' s9 U
007-1.jpg

( N& U5 J$ ?2 T0 G    2014年9月26日早上宁都刘氏宗亲联谊会暨汉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顺利结束,中午的午餐在天鼎大酒店二楼进行,当地的宗亲非常的热情,不停的劝酒,我都不敢喝白洒,喝的红的,但还是喝得我晕晕的。菜肴是当地山区很有特色的菜,非常非常的好吃,最后我们是酒饱饭足呀,接下来是刘书平宗长安排的行程。
9 [/ S8 S. o( C: S    中午一点多,在宁都当地宗亲带领下,与江西省刘氏联谊总会三位领导一起,先去拜访安福宗臣公铁墓地,之后再去拜谒宗臣公祠堂。* T3 G+ f( U6 G+ f9 |
    相关资料:宗臣公,又名韶,字正朝,号石坡,赐号宗臣,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岁(公元796年)八月二十五日,诰封银青荣禄大夫,赐虔州(今赣州)判事,复召入朝,敕号宗臣,御书“忠厚廉明”,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大司农兼侍讲大学士,后解组与虔化(今宁都)龙骧将军丁修正友善,引游虔化金精胜境,复往清泰乡安乐里六都蓝畲衙鼓洞,朝谒平山(即凌云山)汉太祖皇陵,施至宝畲安福见山水环秀,遂留居安福马迹营,置税产,立正朝之户,子孙仕宦蝉联。公卒后,奉皇帝命,敕赐王礼祭祀,葬于安福村屋后土名木护塘---仙人仰睡形咽喉穴,壬山丙向,干亥山发龙,壬山入首,丁水归巽堂,御阶禄马,三台朝穴百步长流寅甲,东木护塘,南井下塘,张塘坳牛路下,西樟塘、北茨姑塘、沙塘坳、寒婆坳,四塘三坳,均系敕葬祖坟山岗,阳河峰居左,石子峰居右,名为天乙、太乙相迎。当时即熔生铁封闭其冢,世代号曰“铁墓地”。正室配大唐代宗室李氏,封懿德夫人,虔州郡君,葬左明堂;继妣曾氏,封永安夫人,葬右明堂,与李氏为两乳穴。生一子:辉。' Z- W" |2 I0 c% o
    现在宗臣公铁墓地所在地已经改为安福马迹村,新建筑的水泥公路穿过马迹村,坟墓就在后面小山岭上,现在小车可以直达墓前停车坪,我们到达停车坪时,正好是天公作美,一朵乌云正好盖在天上,遮挡太阳,让我们拜谒完宗臣公坟墓。7 ^& p8 |6 C1 z( b
    坟墓真如上所说,中间为宗臣公铁墓地,两边为两位夫人之墓,由于没有带罗盘,也就没有实测了,因在2005年经过第五次重修,坟墓很新,旁边长满草木,有赖当地后裔维护了。在进入马迹村的小店购买了清香,点起清香,略表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刘氏后裔之心意,愿宗臣公在天有灵,保佑刘氏后裔兴旺发达。以下为这次图片:
! z0 Q6 g  `8 S3 w0 y) d; j7 |5 T
007-2.jpg . l- X, E/ t) ?3 A' n
具体位置,有两条路可走的,第一条是刚过石上镇就转入,另一条经过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的
  r$ Z8 ^3 t' I- B! y" o- F" k( _

* E4 e+ R! P5 h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56世,邦公第82世,开七公第23世,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7

主题

435

回帖

102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0: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008-1.jpg
5 q" Q+ Q, Y& x; J: H# h
到了,车就上到坟墓前面的

* E& a; ]5 `; e3 J! H
008-2.jpg

' H2 d" O9 }, y/ i* C/ i
全景
+ C, o5 r3 O6 n; R2 I! y

  x* A1 M4 k# |- u; o9 k
008-3.jpg

! S) Y( w% d* j. J4 n
唐代宗臣公坟墓,这是2005年第五次重修了的

6 B# l5 c7 M, |* m
9 t; D* H7 e) f
008-4.jpg
+ y$ n( m2 Y! N! Q
侧看巨大的坟墓

0 W, o) h! o  k5 s& G8 E# @

$ a9 V. O) }7 X' x
008-5.jpg
! s9 q- I' H- _" G# X' d. t- b- n
三个墓的排列

% F7 w5 @' |$ v% t3 B/ i
# \/ k# j. x; n# Z; X
008-6.jpg

* t! h; M: n$ O( p- x& D- g8 w5 c
宗臣公坟墓与左右石碑

7 D0 h9 z  ]. I( @

+ T* x  u; P9 U. c9 d( E* S, Y* x( N
008-7.jpg
; U$ X! `: _* w
墓前的老石桩
8 E- I# ?& t$ J% Q1 d

; l( V3 O3 Z' e6 T$ X
. V& d8 P* n& l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56世,邦公第82世,开七公第23世,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7

主题

435

回帖

102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0: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009-1.jpg

3 r# D; |, ?' ?0 ]
参观之中
) T; V3 P; Q+ c$ F! F% m! v2 q' O
% z  z6 N6 m. z9 p. J
009-2.jpg
0 @7 e1 C) s( g9 k
中间的石碑

9 A* X0 @+ T$ y6 P( T
6 u  D2 P0 t2 @2 I% p
009-3.jpg

! }- t8 X7 F  Z) _( [" R$ u
左边的李氏坟墓
3 O: F2 o2 Z: W8 W, v: Z5 s7 P

' Z6 v. f* r0 j: ^+ v
009-4.jpg
- C" a7 C/ H9 |9 b
右边的曾氏墓
6 |2 D# P  ?8 `' p

! l6 ?  q; B1 b
009-5.jpg
: r6 F. @7 e% A, ^9 o
坟头上看向势
0 l( z7 r* W1 g% L

4 e  A1 E$ F! L6 ~  P- k" }
009-6.jpg

5 ?8 e' Q, H; C% \/ |0 m
向势
+ M0 K* Z% L, {* y

8 e( c+ s7 d6 X7 e# Z
009-7.jpg
6 R6 n  Y; S7 V! H
坟墓上的望碑看之

! `% O% p$ m( J( y2 q$ r; U
1 J* @8 _2 K% \0 ^9 T% B

2 P5 |- |! H. S! {& Q    唐代宗臣公铁墓地历次重修简介2 G- b, {- z2 W+ E/ m
    江西省宁都安福的谱牒中宗臣公传记载为:宗臣公,讳韶,字正朝,号石坡,帝赐号“宗臣”。公生于唐玄宗开元25年丁丑岁(公元737年)。公因政绩懋昭,于大唐德宗贞元12年丙子岁(公元796年,60岁)八月二十五日诰封银青荣禄大夫,授赐虔州(今赣州)判事,秩满,复召入朝,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大司农兼侍讲大学士”,御书"忠厚廉明"。自此,进入“文官之最高官阶”,在朝廷直接掌握“议论政事,应对顾问”之事。后告老解组,与虔化(今宁都)龙骧将军丁修政友善,引游虔化(今宁都)金精胜境,复往清泰乡安乐里六都蓝輋衙鼓峒,朝谒平山汉太祖皇陵(即江西宁都凌云山),旋至宝輋安福,见山环水秀,遂留居安善里马迹营,置税产,立正朝之户,之后子孙仕宦蝉联于朝。, ]. ~# l8 ~1 X, \; f0 L2 h% e, P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庚子岁(公元820年),宗臣公卒于安福家中,享年84岁高龄,宪宗皇帝御赐王礼安葬,葬于安福(即江西宁都安福乡)马迹村屋后,土名水护塘---仙人仰睡形之咽喉穴,当时即镕生铁封闭其冢,故世号曰"铁墓地"。- u, W6 Z, l. Z) C
    坟墓为壬山丙向,干亥山发龙,壬山入首,丁水归巽堂,御阶禄马,三台朝穴百步长流寅甲,东木护塘,南井下塘,张塘坳牛路下,西樟塘、北茨姑塘、沙塘坳、寒婆坳,四塘三坳,均系敕葬祖坟山岗,阳河峰居左,石子峰居右,名为天乙、太乙相迎。
" Z% _: ]% A% ?    随后正室原配大唐代宗室李氏,封懿德夫人,虔州郡君,葬左明堂;继妣曾氏,封永安夫人,葬右明堂,与李氏为两乳穴,生一子辉。
7 X7 _, L- j0 ~: H6 v$ G    详细演变经过:
0 _0 z% Y8 h2 N  @: L    (1)首葬: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庚子岁(公元820年)葬江西宁都安福乡马迹村屋后,是时即镕生铁封闭其冢,世号曰"铁墓地"。
7 i# W9 s* g$ S& W    (2)始修:于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岁(公元937年)十月,由八世嗣孙众裔人等,首次重修,墓志《御赐敕葬金紫光禄大夫刘公宗臣之墓》。本资料来源:宁都《檀口彭城刘氏十二修族谱》。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岁(公元977年)七月,闽人张元龟拜撰《唐始祖宗臣公太铁墓记碑文》。: k2 e+ c) a4 y7 B1 r" [
    (3)次修:明世宗嘉靖五年丙戌岁(公元1526年)十二月再次重修,有实物碑石,即明代石碑《有唐敕葬金紫光禄大夫刘公宗臣之墓》碑文,现仍在宁都县博物馆收藏。
+ f+ [+ D* m/ B7 j; N, r3 E    (4)三修: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癸已岁(公元1773年)七月第三次重修,有《重修铁墓记小序》记载之。
- m# H. c: _7 r    (5)四修:公元一九八三年岁次癸亥农历八月第四次重修,由兴国日升撰拜《修复刘宗臣公铁墓记叙》碑文。! G5 ^/ D! G: A
    (6)五修:公元二零零五年乙酉岁农历九月进行第五次重修,由宁都步梯(字祖民)拜撰《重修刘宗臣公铁墓记序》碑文。
3 G" O" |: a# p$ M7 I+ Q  E8 M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56世,邦公第82世,开七公第23世,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7

主题

435

回帖

102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甲午岁探访宁都安福宗臣公刘氏家庙
010-1.jpg
8 Z# V+ T; ^8 m进入和离开安福乡的牌楼
; ]$ n; ]' U) f# @" w" k9 c
     在拜谒完宗臣公与李、曾妣之坟墓之后,下一站是参观安福宗臣公祠堂,在安福中小学内,后面为中学,前面为小学,祠堂刚好夹在中间的。
. ?2 F& |' d! j! p( ]& Z
    2005年10月15日,唐代宗臣公铁墓地第五次重修竣工,后裔齐集,竣工仪式之后,再过对面安福宗臣公祠堂参观,见古祠破败,瓦面已经漏雨,后堂倒塌,成为危祠,大家见此残景无不深感痛心,遂提出加紧修缮宗臣公祠之公议,之后与政府和当地学校交涉,几经努力,终将产权归还刘氏所有,并着手重修,加以保护。
/ ~) I9 d, V" @' j/ [+ l
    我们约在2014年9月26日下午三点多到达,当天是星期五,学生正在上课的,宁静的祠堂经过修葺,保持了原有的风貌,高大的柱子,天花还做了装饰。进入内堂,下堂为柱子支撑着的大厅,中间为天井,方便采光之用,上厅中间为神龛,供奉宗臣公与其他祖先牌位,大厅左右为房间,为保存物品使用。
; C# [- X0 x6 ^8 u/ P/ t
    来到正厅,赶紧点上红腊烛,燃点起准备好的清香,捐点香油钱,略表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后昆心意,愿安福当地宗贤善加保护好祠墓。

* i' u0 S5 A" U
010-2.jpg
9 Q! h  u. ]5 a2 K4 w6 c( _/ _" B* D宁都县安福中小学
+ c" i( e5 C" J- w. ~
010-3.jpg
: X3 C) w$ g2 `& ~& E" m# A+ s' N挺有气派的建筑
  X3 V+ n$ S7 `) h+ k3 G8 z, z
010-4.jpg
, e  F* ]$ r) a$ Q8 O* i  ^祠堂已经收回产权,但还在小学校内,正在搞建筑,材料满天都是
: F4 ^7 J- o+ Z. u& U8 H6 U
010-5.jpg
: j* ]; e" m: [5 [$ [, e门前
. W& g6 @# X. @: x7 s6 C6 L
010-6.jpg 9 V; D# t( W' p- E' L" v- @' j$ O
大門對聯:祿閣著名儒光炊藜杖天文煥,南陽歌太守威示蒲鞭治化醒,劉氏家廟3 _" H3 [, x8 b% a! _  [
大門前柱聯:宗宦仕唐進士及第金祿大夫官一品,臣榮輔弼侍講柱國功勳顯赫彪千秋。/ z4 K0 u5 O$ A- H/ t5 Q
010-7.jpg 7 K3 _5 e/ p6 h3 p9 o% y
门前屋檐天花装饰- i* a" j, V1 K2 A+ t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56世,邦公第82世,开七公第23世,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7

主题

435

回帖

102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2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011-1.jpg ( ?1 d" ]; N9 L1 d4 |& C4 K
内部上堂

, h  W. W% m  X0 u7 t: c# d
011-2.jpg
8 v5 l# F' @* X- u+ P$ C9 \上堂柱聯:柱國賜宗臣創業肇基四尺崇封留馬跡,梅江新廟貌報功追遠千秋遺澤蔚人文。
2 S7 \6 E/ o4 M) |* j8 z, P. q
011-3.jpg " n( k! O  Y/ k6 g" Y* y8 G
下堂柱聯:根植彭城脈連金陵枝繁葉茂,系承韶祖胄接中山源遠流長。

4 Y% v6 x; Z% ?! t9 k8 _
011-4.jpg 0 `: b% ?4 X' c
这对联看不清了

4 x+ z4 @2 k4 I# X" X/ i
011-5.jpg 4 t! x$ t$ w. G: t
上堂神龕對聯也沒看清,堂號為立本堂

# q1 U( D! W: T  l3 g0 Y  [* n
011-6.jpg
9 C, S4 G+ ^: M, H% ]
下堂全景

2 `0 h4 m9 f6 v$ z/ X
011-7.jpg + j1 I" K9 e. @( N" |
大門向外看

2 n% `' L6 @+ l
011-8.jpg 5 T6 y1 i- ^; B  j" E
後面和側面

( A2 Z/ @+ k1 ]7 X. `% w    安福刘氏大宗祠(刘氏家庙)历次重修简介:
% d/ B* A, T" }4 t* m    我祖丰公系出陶唐积德累仁,自昔葬淩云山以来,千百有年虽坟墓世能固守,而祖祠未建安所谓报本而追远乎,爱于癸卯年修宗臣翁之地,合族佥议建祠於安福之原,以妥先灵,新建刘氏大宗祠,土名坐落宁都州安福乡安福村。
( E; C' }! k) I) \; C# L    (1)首次合议建祠: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岁(公元1843年)合族合議創建紀念宗臣公之安福刘氏大宗祠(刘氏家庙),有文《建祠记》記載;最後於大清道光三十年庚戍(公元1850年)秋月竣工,并由石城光桢敬撰《安福新建刘氏大宗祠牌谱序》一文。
6 Z$ d6 p' O, Z) i4 @/ Q    (2)于大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岁(公元1873年)冬月重修族谱,由兴国举人运达谨撰《刘氏统修大成族谱源流支派序》,并由清光绪第九年,在昭阳诰授奉直大夫,分发福建即捕知县,乡进士,三十八世孙劉乙薰沐谨撰《第二次牌名福祠起祭序》,並把宗祠更名《刘氏家庙》。
2 t5 U& y( l6 V" m/ P7 V, l4 e    (3)重修宗祠、牌谱:於民國二十七年戊寅歲(公元1938年)首次重修劉氏家廟,分别由于都刘濂敬撰和宁都百川谨撰《重修安福刘氏大宗祠暨第三次牌谱序》一文。
/ ~" G7 m3 B' ~  p5 f8 v" k$ Y    (4)四修宗祠:于公元2004年甲申歲8月成立宗臣公劉氏家廟修缮机构,多次向宁都县人民政府申请修祠,几次进场施工,均被受阻。经多次上访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历经近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得到了赣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宗祠所有权归属的函复,引起了市、县有关领导的重视。2007年丁亥歲7月11日上午,宁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召集各方在政府会议室签订了同意我方修祠的协议。2007年丁亥歲7月15日,修祠施工队顺利进场,历时半年,将宗祠按原貌修茸一新。由宁都连生执笔敬撰《第四次重修刘氏宗祠功德碑前言》一文。

2 a; G; j0 y5 }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56世,邦公第82世,开七公第23世,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戶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汉家刘氏文化传播中心 ( 粤ICP备14039164号 )

GMT+8, 2025-5-9 21:21 , Processed in 0.2122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