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用戶
楼主: 粤-刘爱民

《后汉书 李贤注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复制链接]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春二月辛亥,诏曰:“朕亲耕藉田,以祈农事。【礼记曰:“天子亲耕于东郊,为藉田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耜。”《五经要义》曰:“天子藉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藉,蹈也。言亲自蹈履于田而耕之。”续汉志云:“正月始耕,既事,告祠先农。”汉旧仪曰:“先农即神农炎帝也。祠以太牢,百官皆从。皇帝亲执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七,大夫十二,士庶人终亩。乃致藉田仓,置令丞,以给祭天地宗庙,以为粢盛。”】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燠,暖也,音于六反。沐,润泽也。言无暄润之气也。】烦劳群司,积精祷求。【积精犹储积也。《说文》云:“告事求福曰祷。”】而比再得时雨,宿麦润泽。其赐公卿半奉。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


  秋九月戊寅,千乘王建薨。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丹、司空冯鲂免。丙辰,河南尹范迁为司徒,太仆伏恭为司空。


  十二月,陵乡侯梁松下狱死。【坐县飞书诽谤。】


  【译】永平四年(61年)春天二月辛亥(十一)日,明帝下诏:“朕亲自耕种藉田,为百姓祈祷农事。去年冬天,没有下过大雪。春天严寒,没有下过透雨。烦劳有关部门为百姓祈雨,愿上天降下两场透雨,让冬小麦及时返青,改变田间墒情。赐朝中公卿一半俸禄。有关官员须恪尽职守,公平执法,慎用刑罚。”


  秋天九月戊寅(十二)日,千乘王刘建(皇长子)薨逝。


  冬天十月乙卯(十九)日,司徒郭丹、司空冯鲂被免职。丙辰(二十)日,明帝拜河南郡大尹范迁为司徒,拜太仆伏恭为司空。


  十二月,陵乡侯梁松有罪,被捕入狱,死在狱中。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年春二月庚戌,骠骑将军东平王苍罢归藩;琅邪王京就国。


  冬十月,行幸邺。与赵王栩会邺。常山三老言于帝曰:“上生于元氏,愿蒙优复。”诏曰:“丰、沛、济阳,受命所由,加恩报德,适其宜也。今永平之政,百姓怨结,而吏人求复,令人愧笑,重逆此县之拳拳,【重,难也。拳拳犹勤勤也。礼记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息。”】其复元氏县田租更赋六岁,劳赐县掾史,及门阑走卒。”【续汉志曰:“五伯、铃下、侍合、门阑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至自邺。


  十一月,北匈奴寇五原;十二月,寇云中,南单于击滥之。


  是岁,发遣边人在内郡者,赐装钱人二万。


  【译】永平五年(62年)春天二月庚戌(十六)日,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刘秀第六子),回到封国就位;琅琊王刘京(刘秀第十一子)回到封国就位。


  冬天十月,明帝巡幸邺县。与赵王刘栩(刘秀叔父刘良之子)在邺县相会。常山郡三老向皇帝谏言:“皇上在元氏县出生,恳请皇上给予优待,免除元氏县赋税。”明帝下诏:“丰邑、沛县、济阳县是高祖和先帝起兵,受命于天的地方,因此,对当地百姓施与恩惠。现在已经到了永平年间,朕治理天下,百姓仍然有愁怨,官吏奏请免除朕的出生地赋税,令人惭愧、耻笑。朕又想,这也是施惠与民的善举,免除元氏县百姓六年田租、更赋。赏赐县衙掾史及守门吏卒。”明帝从邺县返回洛阳。


  十一月,北匈奴侵犯五原郡,十二月侵犯云中郡,南单于反击北匈奴,击退北匈奴。


  这一年,朝廷将边郡迁至内地的居民,送回原籍,赐予每人安家费两万钱。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年春正月,沛王辅、楚王英、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王京、东海王政、赵王盱、北海王兴、齐王石来朝。


  二月,王雒山出宝鼎,【“雒”或作“雄”。】庐江太守献之。夏四月甲子,诏曰:“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以象物,使人知神奸,不逢恶气。【夏禹之时,令远方图画山川奇异之物,使九州之牧贡金铸鼎以象之,令人知鬼神百物之形状而备之,故人入山林川泽,魑魅罔两莫能逢之。恶气谓罔两之类。事见《左传》。】遭德则兴,迁于商、周;周德既衰,鼎乃沦亡。【史记曰,周鼎亡入泗水中,秦始皇过彭城,斋戒,欲出周鼎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不得。】祥瑞之降,以应有德。方今政化多僻,何以致兹?《易》曰鼎象三公,【《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岂公卿奉职得其理邪?太常其以礿祭之日,【礼记曰“夏祭曰礿”,音药。礿,薄也。夏物未成,祭尚薄。】陈鼎于庙,以备器用。赐三公帛五十匹,九卿、二千石半之。先帝诏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闲者章奏颇多浮词,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谄子蚩也。”


  冬十月,行幸鲁,祠东海恭王陵;会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王京、东海王政。十二月,还,幸阳城,遣使者祠中岳。壬午,车驾还宫。东平王苍、琅邪王京从驾来朝皇太后。


  【译】永平六年(63年)春天正月,沛王刘辅、楚王刘英、东平王刘苍、淮阳王刘延、琅琊王刘京、东海王刘政、赵王刘盱、北海王刘兴、齐王刘石到京师来,朝见皇帝。


  二月,庐江郡人王洛山挖掘出一尊宝鼎,庐江郡太守把它献给朝廷。夏天四月甲子(初七)日,明帝下诏:“在往昔,大禹从九州采集金属,熔铸成宝鼎,以象征吉祥嘉瑞。用宝鼎辨别神灵、奸邪,驱除恶鬼。宝鼎象征吉祥,象征有德之君事业兴旺。及至九鼎传予殷室、周室,直至周德衰微,九鼎亡佚。九鼎象征祥瑞,象征有德之君,如今,朝政多有缺失,有何祥瑞可以呼唤宝鼎显现?《易经》讲鼎象征三公,朝中公卿奉职守责,做得如何?在春季礿(yuè)祭之日,太常负责将宝鼎放于宗庙,作为祭祀用器。赏赐三公绢帛五十匹,赏赐九卿、二千石官员绢帛二十五匹。先帝生前有诏令,禁止大臣在上书言事时称呼先帝为‘圣君’,近来,有大臣在奏章中颇多浮华之辞,从今以后,再有大臣言过其实,称誉朕,尚书将奏章一律压下,不要呈递,以此警示谄谀之臣。”


  冬天十月,明帝巡幸鲁国,祭祀东海恭王刘彊的陵寝;会见沛王刘辅、楚王刘英、济南王刘康、东平王刘苍、淮阳王刘延、琅琊王刘京、东海王刘政。


  十二月,从鲁国返回,途经阳城县,派使者祭祀中岳嵩山。壬午(廿九)日,皇帝车驾返回洛阳宫中。东平王刘苍、琅琊王刘京跟随銮驾来到洛阳,朝见皇太后。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年春正月癸卯,皇太后阴氏崩。二月庚申,葬光烈皇后。


  秋八月戊辰,北海王兴薨。


  是岁,北匈奴遣使乞和亲。


  【译】永平七年(64年)春天正月癸卯(二十)日,皇太后阴氏驾崩。二月庚申(初八)日,光烈皇后阴氏下葬。


  秋天八月戊辰(十八)日,北海王刘兴(刘縯次子,过继刘仲)薨逝。


  这一年,北匈奴派遣使者到洛阳来,乞求与汉廷和亲。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年春正月己卯,司徒范迁薨。【《汉官仪》曰,迁字子闾,沛人也。】三月辛卯,太尉虞延为司徒,卫尉赵喜行太尉事。


  遣越骑司马郑众报使北匈奴。初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柏。【昭帝拜范明友为度辽将军,至此复置焉。以中郎将吴常行度辽将军。曼柏,县,在今胜州银城县。】


  秋,郡国十四雨水。


  冬十月,北宫成。


  丙子,临辟雍,养三老、五更。礼毕,诏三公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勿笞,诣度辽将军营,屯朔方、五原之边县;妻子自随,便占著边县;【占著谓附名籍。】父母同产欲相代者,恣听之。其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亡命者令赎罪各有差。凡徙者,赐弓弩衣粮。


  壬寅晦,日有食之,既。【既,尽也。】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而下贻人怨,上动三光。日食之变,其灾尤大,春秋图谶所为至谴。【《春秋感精符》曰:“人主含天光,据机衡,齐七政,操八极。”故君明圣,天道得正,则日月光明,五星有度。日明则道正,不明则政乱,故常戒以自□厉。日食皆象君之进退为盈缩。当春秋拨乱,日食三十六,故曰至来谴也。】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宣帝始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而不奏;后魏相奏去副封,以防拥蔽。】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春秋说题辞》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宋均注曰:“应门,听政之处也。言不以政事为务,则有宣淫之心。关雎乐而不淫,思得贤人与之共化,修应门之政者也。”薛君《韩诗章句》曰:“诗人言雎鸠贞洁慎匹,以声相求,隐蔽于无人之处。故人君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见有度,应门击柝,鼓人上堂,退反宴处,体安志明。今时大人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飞蓬随风,微子所叹。【《管子》曰:“无仪法程式,飞摇而无所定,谓之飞蓬。飞蓬之闲,明王不听。”此言“微子”,未详。】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北匈奴寇西河诸郡。


  【译】永平八年(65年)春天正月己卯(初二)日,司徒范迁薨逝。


  三月辛卯(应为二月十五)日,明帝拜太尉虞延为司徒,卫尉赵憙代行太尉职事。


  明帝派遣越骑司马郑众回访北匈奴。设置度辽将军,率领汉军驻扎在五原郡曼柏县,屯垦农田。


  秋天,郡、诸侯国有十四处大雨成灾。


  冬天十月,北宫建成。


  十月丙子(初四)日,明帝亲临辟雍,举行“三老礼”“五更礼”。礼仪完毕,明帝下诏,由三公负责招募郡、国、京师中都官监狱中关押的囚犯,包括死罪囚犯,减罪一等,禁止笞打,押送至度辽将军处,在朔方郡、五原郡属下县邑安置,屯垦农田。家中妻子儿女随同前往,在边郡县邑落户。同父母、同父异母兄弟,愿意随同前往者,听任其便。犯大逆罪者,免除死刑,一律推下蚕室,实施腐刑。犯罪在逃者,允许缴纳钱财,抵免罪行,多少不等。凡迁徙至边郡的刑徒,一律赐予弓弩、衣服、粮食。


  十月壬寅(三十)日晦,天上出现日食,日食结束,明帝下诏:“朕以无德之身继承大位,对下招致人怨,对上撼动三光(注:日月星为三光)。日食出现,显示灾异很大,《春秋》、图谶,均以日食作为上天对于君王的警示。朕常自我检讨,施政中有何过失朕要负主要责任。朝中群臣须勤修政事,恪尽职守,在提出谏言时不要有所避讳。”很多在位官员密封奏事,谏言朝政得失。明帝阅览奏章,引咎自责,将部分奏章展示给朝中百官。明帝下诏:“群臣所言,让朕看到施政中的过失。百姓蒙冤,官府不能受理,官吏狡黠,朝廷不能制止。朝廷轻率征发徭役,修缮宫殿。出入没有节制,喜怒无常,不加克制。在往昔,应门不能及时开启,《关雎》为此而讽谏。纣王施政,如飞蓬随风飘荡,微子为之叹息。观察前贤的告诫,朕竦然恐惧。朕常担心德薄,时间久了,会懈怠政事。”


  北匈奴侵犯黄河以西各郡。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326

主题

206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270
QQ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年春三月辛丑,诏郡国死罪囚减罪,与妻子诣五原、朔方占著,所在死者皆赐妻父若男同产一人复终身;其妻无父兄独有母者,赐其母钱六万,又复其口算。【口算,已见《光武纪》。】


  夏四月甲辰,诏郡国以公田赐贫人各有差。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已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偕,俱也。所征之人,令与计吏俱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


  是岁,大有年。【《谷梁传》曰:“五谷皆熟,书大有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袁宏《汉纪》曰,永平中崇尚儒学,自皇太子、诸王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经。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礼记曰“庶方小侯”,亦其义也。】


  【译】永平九年(66年)春天三月辛丑(初一)日,明帝下诏,郡、国中的死罪囚犯一律减罪,与妻子一起,发配至五原郡、朔方郡安置。犯人发配至边郡死亡者,赐予妻子的父亲或妻子的兄弟一人免除终身徭役、田赋。如果妻子没有父亲,没有兄弟,只有母亲一人,赐予母亲六万钱抚恤金,同时免去人口税。


  夏天四月甲辰(应为五月初五)日,明帝诏命郡、国,把国家公田赐予穷人耕种,按照人口分配,多少不等。诏令司隶校尉、州部刺史,向朝廷举荐任职三年以上且政绩优异的墨绶长吏,每年举荐一人,在上报掌计簿的官吏时一起上报朝廷。毫无政绩、明显不称职的官吏,也要报上来。


  这一年,农业获得大丰收。明帝为四姓外戚子弟开办学校,安排《五经》老师讲学。

汉家刘氏网主是也,祖居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新庵嶂下围,现居广东惠州惠阳淡水。
源明公第161世孙,邦公第87世孙,祥公42世孙,开七公第23世孙,广东惠州嶂下麦地刘氏(八房长),肇基祖为第十一世祖尚义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戶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汉家刘氏文化传播中心 ( 粤ICP备14039164号 )

GMT+8, 2025-7-12 22:15 , Processed in 0.1910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