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4 14: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兴宁刘氏总祠情况 [按]:本文为汉家刘氏网站长爱民于2007年丙戌岁正月十九日,去兴宁刘氏总祠祭祀后,根据当时了解的情况撰写,希望能为建设兴宁刘氏总祠出一份力吧!9 u7 v7 @% v+ f, R1 I. Z
公元2007年丁亥岁农历春节,在响彻云宵的爆竹声中逐渐隐去,正月十五元宵节刚度过,就到了客家刘氏开七公派后裔祭祖扫墓时节。每年一度的兴宁祭祖扫墓,为清康熙39年庚辰岁(公元1700年),修缮兴宁祠墓后由两广、闽、赣四省宗亲联合议定农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日扫墓,每年举行永为定祀。
6 @$ Y" B: n: b# @; e 兴宁刘氏大宗祠年代久远,至今已逾三百年也,世事沧桑,许多人为浩劫,以致祖祠年久失修,有所毁损,经历以下几次重修维护:+ \# V8 @8 m3 ]
1、广东兴宁岗背榕树村刘氏大祠始建于清康熙39年庚辰岁(公元1700年) ,由两广、闽、赣四省宗亲联合集资,将开七公墓修辑一新,再本宗私屋改建为刘氏大宗祠(寅山申向,为金蟹游江形)。
- N( t6 w" N, j. _/ Y0 \ 2、百多年后,于清朝咸丰6年丙辰岁(公元1856年)开始重修,续成于清朝光绪二年丙子岁(1876年),供奉祖牌进祠昇龛登座。6 L' I. R9 n7 e( S2 k4 t
3、祖祠在这近代一百多年中,经过解放战争的动荡,再历经文革的洗礼,我祖兴宁刘氏大宗祖能够保存下来,实乃吾祖之幸也,然毁损是在所难免的,故在公元1983年癸亥岁,由钦文(玉强)、基展等宗亲发起修缮宗祠,各地宗族后裔踊跃捐款集资,以及泰国刘氏宗亲总会鼎力资助,于农历二月十三日寅时重修祖墓,然后修缮祖祠,祠墓重光,千秋庆祀,后裔定会更加倡盛,长发其祥。+ v; V8 |; ~! d! ~& e
4、全国解放以后,人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特是踏入21世纪后,开七公之后裔敬祖之情高涨,各地宗祠都得到修复。客家刘氏开七公派兴宁刘氏大宗祠在1983年修缮中,只做了主堂(上、中、下三堂)的修复,故主体算较为完善;其他余的左右厅堂、住房、围龙屋共计壹佰多间,已经是颓垣断瓦,破旧不堪,与祖祠主堂不配套,有损祖宗颜面;况且祖祠的绿化根本没有,连接大公路的祖路过于狭隘,不利于后裔祭祖,是故我祖的客家刘氏开七公派兴宁刘氏大宗祠应该重新修建。0 f1 ~' n7 p2 t9 ^4 {& m9 [
粤东刘氏总会率先领起重建客家刘氏开七公派兴宁刘氏总祠,并于2006年丙戌岁农历五月十九日进场拆建施工,经过几个月施工,祠基平整工作完成,遂择取丙戌年农历十月二十九日辰时(9:30)开线动工兴建,现已经初具棱模,也正在紧张施工中,尽快建好给各地后裔祭祀。
) @0 s" G- v) ^1 \" E# D 念粤东刘氏管理施工不方便,是故兴宁当地德高望重前辈和积极的后裔,联合起来致书当地政府相关单位,批准成立“(兴宁)刘氏总祠建设委员会”,以主持以后的日常修建集资工作。
4 Z; X, a f0 V* V9 S8 N. }: a 重建客家刘氏开七公派兴宁刘氏总祠任务艰巨,耗资巨著,整个工程原设计总造价捌佰多万元,包括主体工程、祖树、祖路、祠堂后面公园、榕树小学体育场(可供临时停车)、公厕及竣工后祠谱纪念册、庆典等费用,见网站文章“广东兴宁客属刘氏总祠修缮方案” 一文。故恳请后裔踊跃捐助,把总祠建设完好,成为后裔祭祀的地方。
8 q2 h- l4 f2 e( L. l7 [, E8 {汉家刘氏网刘爱民 2007年3月9日于惠阳
9 R( e+ R6 v9 a! } |
|